你刷到过那种看着像故事、最后却让你下单的推文没?
就上周的事儿,我表妹在知乎追了篇《北漂五年终于搬进理想家》,正感动着呢突然发现是床垫广告。这年头啊,连刷个短视频都可能掉进软文陷阱。不过说真的,这种让鬼不觉不觉掏钱包的套路,可比硬邦邦的优惠广告高明多了。


软文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说白了就是披着羊皮的狼...啊不,披着内容的广告!去年某MCN机构培训手册泄露,里头明明白白写着:"要让开销者看完三分钟还分不清是种草还是广告才算及格。"举一个栗子:
探店视频里"偶遇"某新款奶茶
知乎回答里"顺便推荐"编程课程
母婴博主"不经意"露出纸尿裤品牌

有个做家清商品的朋友跟我说,他们找写手的要求特有意思——"写得越像朋友圈吐槽越好,最好带两个错误字"


为啥公司抢着用软文?给你看组狠数据
成本不到电视台广告的1/20:某奶茶品牌用200篇小红书笔记替代地铁广告,当月销售额暴涨300%
转化率是弹窗广告的7倍:调查显示网民看完故事型软文广告500字下单的概率高达34%
长期效应惊人:三年前某母婴店的育儿干货文章,到今日还能月均带来50+咨询

跟你说个真事,我家楼下理发店老板去年花800块找人写了篇《托尼老师转型记》,现在天天有妹子拿着文章来找他做发型,比充5000送500的套路好使多了。


哎,软文=骗人?这误会大了
先看这张对比表:

类型硬广软文
出现方式明晃晃标"广告"混在正常内容里
网民心态提前开启防御模式边放松边接收消息
转化周期当场见效潜伏期3-15天

去年有个朋友被微商软文大全坑过,299买的瘦身茶压根没效果。但这事真不能赖软文本身,就像菜刀能切菜也能伤人,核心看怎么用。正规品牌的软文其实都有底线,比如说某婴儿奶粉的科普文里,会把"建议咨询医师"标得清明晰楚。


新手怎么玩转软文?记住这三板斧

  1. 先当间谍再动笔
    混进目的群体的微信群,看他们天天吐槽啥。比如说宝妈群总说"娃的湿巾用得飞快",写婴儿湿巾软文时就得重点突出"一张擦全身"的卖点。
  2. 别在一棵树上吊死
    35+主妇爱看公众号长文
    00后大学生刷抖音时最冲动
    直男群体反而吃知乎专业测评这套
  3. 钩子要裹着糖衣
    千万别直接说"买它",试试这些套路:
    "用了三个月才发现包装盒背面的隐藏用法"
    "主管突然夸我方案写得好,原来秘诀在这..."
    "跟风买的网红货,意外治好十年老毛病"

有个做宠物用品的学员更绝,让客服伪装成开销者在淘宝问:"快递盒能别采用印logo的吗?想给主子惊喜"。结局这条问答被截图疯传,简直把软文玩出花来了。


将来三年软文往哪走?行业老炮这么说
测评视频要拍得糙点:刻意保留几个翻页卡顿的画面,观看完成率增强22%
聊天记录体正吃香:把商品安利藏在闺蜜对话截图里,转化率比直接推销高4倍
反向软文开始冒头:某脱毛仪品牌自黑"采用时有烤肉味",反而引发全网玩梗传播

某MCN机构总监跟我透底,现在甲方爸爸的要求越来越刁钻:"上次有个顾客非要我们在文章第二段第三句插入品牌词,说是玄学能增强收录几率..."


干了八年文案,我最深的体会是:软文实质是帮人化解症结,不是耍小聪明。见过太多人把受众当傻子,上来就吹"三天瘦十斤"、"月入十万不是梦",这种文案活该被骂。反观那些老老实实写网民痛点的,哪怕带点广告成分,大家也愿意捧场。

说一句实在话,下次再看到让你心动的故事,不妨先问自己:这东西真能化解我的症结吗?假若答案肯定,就算知道是软文又怎样?毕竟这年头,能笑着把钱挣了的都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