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表弟气呼呼来找我,说他给顾客发了20条好友申请,结局只利用3个。小伙子委屈得不行:"姐,我写备注了啊!'XX公司小李'还不够明晰吗?"说实话,这场景让我想起刚工作那会儿,我也曾把"求利用"三个字连着发了五遍...
一、好友申请里的潜规则
上周在咖啡厅听见两个做销售的小姑娘聊天,一个说现在连微商都不乱加人了。我突然意识到,微信早不是当年那个随便扫码就能交朋友的平台了。成年人的好友位,早就成了稀缺资源。这里还有几个你可能不知道的数据:
- 普通网民日均收到2.3个陌生好友请求
- 带具体事由的利用率比空白申请高4倍
- 下午4-6点发送的申请利用率最高
去年帮朋友公司做内训时发现,前台姑娘的微信居然存着6000多个"僵尸好友"。她说现在学精了,看头像比看备注更为重要——用风景照的一律当推销,卡通头像可能是潜在顾客。
二、三个致命错误你中了几条?
- 空白申请:跟路上突然拽住别人要电话没区别
- 群发话术:'认识下'这种万能句式早被拉黑名单
- 连环轰炸:超过3次申请直接触发防骚扰机制
记得前年有个做保险的小伙子,在申请里写"王总说您家泰迪需要驱虫药",当天就利用了23个养宠顾客。现在教你们个绝招:在验证消息里埋钩子。比如说:
- "李姐推荐的装修师傅是您吗?"
- "周三讲座座位帮您留好了"
- "您落在会议室的文件怎么交接?"
三、黄金30字的写作公式
上周陪人事总监看简历,发现个有趣现象:写得越具体的候选人,越容易拿到面试。其实加好友同理,给人们个万能模板:
[身份]+[事由]+[价值]+[保证]
举一个实例:
"张经理好,我是XX展会3B12展位的运营小林(身份),看到您关注智能家居方案(事由),我们刚帮万科做了降本30%的案例(价值),发份资料您看不合适随时删我(保证)"
这样做利用率能到7成以上,出于人们永远愿意给明确预期开绿灯。就像你去银行办事,说清要办什么业务,柜员才不会赶你走。
四、加了不说话等于白加
去年双十一那会,有个做女装的朋友加了500多个开销者,结局半个月后80%的人把她屏蔽了。症结出在破冰话术像机器人,比如说:
"亲在吗?"
"看一看新款哦"
"您上周看的羊绒大衣到小码了"
"刷到您朋友圈发的洱海照片,我们新到的扎染裙特别配"
最成功的案例是家母婴店,店员把新客孩子的出生日期记在备注里,每到月份龄就发对应的辅食食谱。现在他们家80%订单来自老客复购。
五、独特场景生存指南
情况1:加领导微信
千万别采用"请多指教"这种虚话,试试:"马总,今天您说的行业趋势我整理了脑图,方便发您核对吗?"
情况2:加顾客微信
避开下班时间,备注写:"刘先生,您询价的B型号设备参数更新了,方便同步您吗?"
情况3:加陌生人微信
活用共同点:"看到您也在XX读书会群,下周线下活动求组队呀!"
上周遇见个狠人,在行业峰会现场扫码加人时,手机壳背面贴着"扫码送绝版行业报告"。这招让他当天微信爆满,不得不开新号。
六、你可能想知道的冷学识
2023年微信生态白皮书显示:
- 带真人照片头像的好友申请利用率高38%
- 每周发3条生活动态的账号信任度增强2倍
- 好友数超过3000的账号被屏蔽率高达67%
有个做二手房的中介朋友,每次带看房都会拍张小区景观照发给顾客:"这是您将来的客厅View"。靠着这招,他微信里躺着800多个潜在买家,去年销冠奖金拿了17万。
现在看回表弟那个"XX公司小李"的申请,症结就出在只说你是谁,不说关他什么事。就像你去敲门,光说"我是送快递的",人家当然要隔着猫眼盘问半天。假若换成"您买的升降桌到货了,现在方便签收吗?",门早就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