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发现没?同样是小剧场话剧,有的戏票开售3分钟抢光,有的送票都没人看。前两天跟圈里朋友喝酒,有个导演朋友拍着桌子叹气:"我这戏服都是手工刺绣的,演员都是科班出身,怎么宣传推文发出去像杳无音信?"今天咱们就唠唠——剧目推广新闻到底该如何写才可以戳中受众心窝子


一、受众为啥划走你的推文?

先别急着骂受众不懂艺术,咱得琢磨人家刷手机时的心理。多数人点开推文前就三个症结

  1. 这戏跟我有啥关系?(比如说职场人关心《办公室生存指南》这一类主题)
  2. 值得花两小时去看吗?(得让TA觉得比刷短视频值)
  3. 现在不买票会错过什么?(制造紧迫感)

举一个反面教材:某测验话剧推文开头写"本剧融合后现代解构主义与表现主义手法",受众一看就懵。后来改成"加班加到抑郁?这出戏教你用段子怼老板",点击量直接翻倍。


二、把剧场搬进手机屏幕的秘诀

1. 故事要讲得比剧本还精彩
别光列演员名单和获奖经历,试试这一个公式:

  • 前10秒埋钩子:"上个月我在剧场厕所偷听到两个受众的对话..."
  • 中间塞彩蛋:放段排练花絮视频,比如说演员NG片段
  • 结尾造悬念:"第三幕的惊天反转,连编剧自己都看哭了"

就像《暗恋桃花源》上次巡演,推文里放了张道具师傅修补了37次的桃花树照片,配文"每一道裂痕都是演员撞出来的真心",转发量破2万。

2. 让受众觉得自己是戏里人

传统写法升级版
人物介绍"王小明饰男主角""这一个每天通勤3小时的社畜,像不像地铁里的你?"
场景描写"舞台设计精美""开场那束追光打下来时,前排姑娘的睫毛在脸上投出小星星"
主题阐释"探讨人性困境""当闺蜜爱上你男朋友,该撕逼还是祝福?"

三、别让受众只当看客

搞点能晒朋友圈的噱头

  • 进场扫码领定制口罩(印着剧里金句)
  • 中场休息设置打卡墙,扫码生成观剧报告
  • 散场时送种子门票:"种出开花凭根茎换下次票"

某儿童剧就玩得很溜,推文里写:"带孩子来的家长请留意!散场时也许会被追问'妈妈你为什么不像公主妈妈那么温柔'",结局80%受众拍了亲子照发社交平台。

把拣选权交给受众
在推文里埋这种拣选题:

  1. 倘使你是主角,会选爱情还是事业?
  2. 猜猜剧中情侣第几分钟分手?
  3. 投票决定加演场次的彩蛋内容

记得去年《爱情博物馆》搞了个"受众决定结局"的活动,推文阅读量直接冲到10万+,评论区变成大型情感树洞。


四、让推文自己会找人

别光往公众号和微博发,试试这些野路子:

  1. 豆瓣小组精准渗透:在"下班后做点啥"小组发"周四晚解救社畜计划"
  2. 外卖平台搞事情:在剧场3公里内的商家传单上加二维码,扫一扫领特饮
  3. 出租车后窗文案:"师傅,去xx剧场吗?车上扫码买票立减20"

有个沉浸式戏剧更绝,在推文里埋了AR彩蛋——扫指定地铁站壁画可以看到虚拟演员指路,带火了整个地铁站的打卡热。


五、说点掏心窝子的话

干了这么多年文案,最深的体会是:受众不是不喜欢看戏,是讨厌被说教。去年帮个传统戏曲写推文,甲方非要强调"百年传承",后来改成"00后票友熬夜追更的爆款神剧",上座率从四成涨到满座。

下次写推文前,先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把自己当成刚加完班、挤着地铁刷手机的普通人。想一想怎样的宣传语可以让你迫不得已买票、转发、二刷?可能就是在文案里多放点烟火气,少摆点艺术架子。记住啊,好推文不是写出来的,是跟受众聊出来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