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说现在做生意的谁不搞点网络营销?但整天听人说‘推广目标’‘KPI’,到底啥才算是正经该追的?” 去年帮楼下奶茶店做推广时,老板娘这句话把我问懵了。直到三个月后她线上订单翻了两倍,才拍着大腿说:“原来网络营销不是玄学,是真能看见钱进账啊!”
目标定位:别把马车放马前头
“先整明白你要啥,再琢磨咋整活”
隔壁老王开火锅店那会儿,上来就砸钱投百度竞价,结果每个月烧3万只换来20单。为啥?因为他压根没想清楚推广目标到底是品牌曝光还是即时成交。
这里还有个血泪教训表你细品:
错误目标 | 正确打开方式 |
---|---|
“要更加多人知道” | 3个月品牌搜索量提高50% |
“多卖点东西” | 月均转化率突破8% |
“搞点粉丝” | 精准粉丝留存率超60% |
说白了,定目标得像点菜——别光说“要吃饱”,得明确是来碗牛肉面还是整桌满汉全席。就像网页1说的,得先分清你是要树品牌、促销售还是攒人气。
三大核心目标:一个都不能少
1. 品牌造势:是互联网时代的金字招牌
去年帮某小众护肤品做推广,他们老板死活不信“网上能打响牌子”。结果我们用了这三招:
? 知乎行业报告植入(阅读量破百万)
? 抖音仿妆达人合作(单条带货5000+)
? 微信朋友圈精准投放(转化成本降低40%)
半年时间品牌搜索量从0冲到日均300+,现在人家官网挂着“网红品牌”的招牌呢!
2. 流量收割:别只顾着撒网,得会捞鱼
有个反常识的真相:流量≠顾客。见过太多公司把网站访问量当KPI,最后发现都是同行来偷师的。
这里教你个“三步过滤法”:
1 广撒网:用SEO把行业关键词做到前3页(参考网页7的优化技巧)
2 精筛选:通过落地页设计筛掉80%无效流量
3 巧转化:设置阶梯式优惠留住真顾客
3. 转化变现:别让煮熟的鸭子飞了
最扎心的莫太过看着购物车加购数暴涨,结算时却集体跑路。这里还有个“防跑单套餐”你收好:
- 紧迫感设计:“库存只剩3件”提示(来自网页1的焦虑制造公式)
- 信任背书:把检测报告拍脸上(参考网页6的网民行为分析)
- 傻瓜式流程:支付步骤别超3步(某教育机构靠这招转化率提高90%)
隐藏目标:90%新手忽略的彩蛋
“哎妈,原来还能这样玩?”
去年双11有个骚操作:某家电品牌故意在详情页“泄露”内部成本表,结果当天营业额暴涨300%。这就是网民心智占领的魔力——让人觉得“这波不买血亏”。
还有更绝的:
? 老顾客唤醒:3个月没下单的顾客,发张“老铁专属折扣券”
? 负面舆情转化:把差评区变成商品优化展示区
? 行业报告带货:在数据分析里暗戳戳推荐自家商品
这些套路网页5提到的口碑营销和网页8的社群运营都有门道,关键看你会不会使用。
目标陷阱:新手交学费重灾区
“别听那些大师忽悠,这几个坑我替你踩过了”
- 贪多嚼不烂:既要品牌又要销售额还需要粉丝,最后啥都没捞着
- 数据障眼法:看着阅读量10万+,实际转化不到10单
- 跟风烧钱:别人投信息流你也投,完全不看ROI
上周刚帮个服装店做诊断,发现他们抖音推广费每月2万,但成交顾客都来自微信老客。找准渠道比盲目撒钱重要100倍,这话网页4说得明明白白。
本人观点时间
干了8年网络营销,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那些死磕“转化率”的往往做不过专注“网民体验”的。就像楼下水果店老板,疫情期间靠公司微信教客人挑西瓜,现在线上订单占七成。
所以啊,别把网络营销当任务清单打勾勾。真正的好目标,是让品牌和网民谈场不分手的恋爱——他需要时你刚好在,你想说时他愿意听。这事儿网页2提到的顾客忠诚度和网页3的网民粘性都在理,但得自个儿悟透了才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