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始】

听课学习的软文怎么写?这有你想知道的一切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听完一堂特别牛的课,心潮澎湃,想写篇东西分享出去,结果写出来干巴巴的,自己都不想看第二遍。或者,你是个知识付费领域的创作者,急需一篇能打动人的听课软文来吸引学员?别急,今天咱们就好好唠唠,一篇能让人看了就想下单的听课软文,到底该怎么写


一、软文的核心目标是什么?不只是卖课!

在动笔之前,咱得先想清楚一件事:你写这篇玩意儿,图啥?

很多人第一反应肯定是:卖课啊!这没错,但如果你只盯着“卖课”这两个字,写出来的东西会特别硬,广告味儿冲鼻子,用户一看就划走了。所以,咱们得把目标定得更深一层。

软文的终极目标,是解决用户的“焦虑感”和“需求感”

  • ta的痛点是什么? 是学不会?是没时间?是怕没效果?
  • ta的渴望是什么? 是升职加薪?是轻松副业?是个人提升?

你的文章得让用户觉得:“我靠,这说的不就是我吗?!” 然后顺理成章地觉得:“咦,这个课好像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看,卖课只是解决ta问题的一个自然结果,而不是你文章生硬的目的


二、一个好标题,是成功的一半

标题决定了80%的人会不会点进来看。那什么样的标题才算好?

首先,它得像个“人话”,而不是机器生成的。别整那些“重磅!颠覆认知!”之类的,大家都免疫了。试试这些套路:

  • 数字+痛点+解决方案:比如《3个常见听课误区,让你花了时间却白学》
  • 对比反差:比如《同样听课,为什么她升职了你还在原地?》
  • 直接提问:比如《记了那么多笔记,为什么用的时候全忘了?》

重点是什么?标题里就要暗示出“你有病,我有药”,但不说破。让人有点进去寻找答案的欲望。


三、开头30字,决定读者是否继续往下看

点进来只是第一步,能不能留住人,看开头。别搞那些宏大叙事了,直接一点!

最有效的开头,永远是“故事”或“场景”。立刻把读者拉进一个他非常熟悉的情境里。

举个例子: “盯着电脑屏幕,老师的声音成了背景音,手指不自觉地滑起了手机……一堂几百块的课就这么听完了,好像什么都听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记住。”

是不是很真实?很多人立马就能对号入座。这种开头就是在告诉读者:我懂你,我们是一边的。


四、正文部分:自问自答,层层递进

好了,人家被你留住了,正文就得拿出真东西了。这里千万别写成课程说明书!要有节奏地抛出问题,然后给出你的见解

Q:听课软文,要不要把课程大纲全列出来? A:千万不要!信息堆砌是最无聊的。你要做的是提炼核心亮点,用大白话讲清楚它能解决什么具体问题。

  • 亮点1:讲清老师有多牛。不是罗列头衔,而是讲故事。比如“老师曾经也和你一样,是个小白,但他摸索出了一套方法,现在怎么样了……” 这比“某某专家”更有说服力。
  • 亮点2:提炼核心方法论。把这节课最精华的一两个知识点,用你的话通俗地讲出来,让用户即使不买课,也能有点小收获。这叫“价值前置”,用户会觉得你真诚,愿意信任你。
  • 亮点3:展示真实改变。这是最有杀伤力的部分。用户评价、前后对比案例、成绩单截图……真实的细节远比华丽的辞藻更有力。不过话说回来,这些案例的具体筛选标准是什么,其实我也不太确定,可能和课程本身的特质强相关。

五、巧妙引导下单:临门一脚很重要

说到最后,还是得让人家去买课嘛。但怎么说得不让人反感呢?

别用“赶快购买!”这种命令式的口吻。试试这种:

“如果你也受够了低效听课,总是记不住重点,那这门课里讲到的方法,或许能给你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现在报名还有XX优惠,名额好像不多了,链接我放下面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

看,语气是朋友式的建议,提到了痛点,给了紧迫感(优惠、名额),但选择权完全在用户手里。


写完之后,别忘了这件事

写完别急着发!自己大声读一遍。如果读着都磕磕巴巴,或者觉得有点假,那就改。好的软文读起来应该像跟朋友聊天,自然,有起伏,有情绪。


总之啊,写听课学习的软文,本质上是一次沟通。你得站在用户的角度,理解他的难处,然后告诉他你这有个不错的解决方案。真诚永远比技巧更重要。

好了,方法就聊这么多,具体能写成什么样,还得看你下的功夫了。希望能帮到你!

【文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