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写的软文总像白开水?
"辛辛苦苦憋了三个小时,阅读量还没过百",你是不是也碰到过这种尴尬?上周我邻居老王开的美甲店就吃了这一个亏,花500块找人写的开业软文案例,结局发出去三天只带来3个客人。其实症结就出在——你写的根本不是受众想看的!
一、标题定生死,但别当标题党
记住这一个公式:好奇+利益+情绪=黄金标题
举一个栗子,同样是美甲店开业:
- 失败案例:《XX美甲店开业大酬宾》
- 成功案例:《在杭州月薪5000的姑娘,在这家店做明星同款美甲》
三个避雷要点你品你细品:
- 别把品牌名怼在最前边(受众根本不认识你)
- 少用促销词汇("大酬宾"这一类词早被自动屏蔽)
- 数字要能扎心(月薪5000比直接打折更具有代入感)
上周我帮老王改了个标题《做完98元美甲被同事追着店名》,第二天直接爆单,这就是用场景代替叫卖的魔力。
二、正文要像剥洋葱,层层递进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一锅炖",啥都想说结局啥都没记住。教你个万能架构:
- 痛点开场:"你是不是也碰到过..."(马上让受众点头)
- 故事引路:举一个真实案例(比如说某开销者从路人变回头客的经历)
- 干货放送:分步骤说明晰你的化解方案
- 风险预警:提前打消顾虑(比如说"过敏包退"这种承诺)
拿老王的美甲店来说,我让他加了个小剧场:
开销者小林第一次进店时警惕地问:"你们用的甲油胶稳妥吗?"
店长当场掏出质检报告:"这是欧盟认证的,孕妇都能用!"
这种对话体比列参数生动100倍,受众立马get到专业度。
三、文字要带烟火气,少整虚的
前两天看到个反面教材笑死我:
"本机构采用沉浸式教化法,赋能学员多维学识体系构建..."
说人话就是:"我们上课好玩,包教包会!"
记住这三个接地气大法:
- 用比喻代替术语
- 差:"我们的课程体系完善"
- 好:"学习路线就像打游戏通关,从菜鸟到王者全程带飞"
- 多讲"你"少讲"我"
- 差:"我们拥有十年教化阅历"
- 好:"你碰到的作文难题,早被我们摸透了"
- 加点口头禅
- "这事儿就跟谈恋爱似的..."
- "你品,你细品..."
四、不一样类型软文这么玩
1. 种草文要会挖坑
别光说商品多好,要制造对比:
"之前用9块9包邮的指甲油,三天就掉皮。换了这瓶68块的,闺蜜居然问我是不是做了光疗..."
2. 活动文得有紧迫感
别光写"限时三天",试试这一个套路:
"昨天18个预约位半小时抢光,今天新增的10个名额正在秒杀中..."
3. 品牌文要讲故事
老王店里的美甲师都有绝活:
"玲玲老师给客人画《千里江山图》美甲,把故宫文创总监都惊动了..."
五、过来人的血泪教训
去年帮朋友写民宿新闻营销踩过的坑,说多了都是泪:
- 别在朋友圈发九宫格(现在人都屏蔽微商)
- 别采用专业相机拍商品(生活感手机图更加真实)
- 别让老板自己写文案(容易写成自嗨体)
最要命的是有家店非要在文案里写"采用德国进口设备",结局客人来了就问:"设备在哪?我要拍照发小红书"。后来改成"做完指甲不用等晾干,追剧吃零食两不误",转化率直接翻倍。
本人观点:软文的尽头是价值
上个月在菜商圈看到个卖菜大姐的广告牌特有意思:"西红柿5块/斤,比老王头家的甜,不信你生吃试试"。你看,好的文案根本不需要华丽辞藻,只要说明晰"你能给受众什么好处"。下次软文写作前,先面朝镜子把内容讲给三岁小孩听,假若他能听懂,这文案准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