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常常刷到这一类的内容?明明看着像篇正经文章,读着读着却突然开始夸某个商品好。先别急着划走,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种"披着羊皮的广告"——软文,到底藏着多少公司不知道的赚钱门道。

(对了,我表姐去年开奶茶店就是靠这一个法子,三个月多赚了20万,这里头可有不少门道)

一、先整明白啥是正经软文

大多数人以为软文=打广告,那可错大发了。上个月有个开火锅店的老哥,花5000块找人写"探店测评",结局被开销者发现是编的,直接上了同城热搜。真正的软文得注重个"润物悄无声",就像你给朋友安利好物那样自然。

举一个实在例子:有个卖母婴用品的微商,每周在妈妈群里分享带娃日记。有次聊到宝宝红屁股,她顺带说了句"后来换了XX牌尿不湿才好"。半年后光这群人就买了30万的货,核心人家还觉得她是热心大姐,不是卖货的。


二、算笔明白账:软文到底值不值

某家电品牌去年试水新闻推广,在知乎答了200个"家电选购"类症结。他们商圈总监跟我说,光618大促就多卖了800万,比直接投硬广省了60%预算。这里头藏着三个核心账本:

  1. 获客成本砍半:硬广点击一次要3-5块,软文长尾流量能延续带来0.8元/次的点击
  2. 转化率高3倍:网民看完故事下单的概率,比看直白广告高300%
  3. 寿命长达2年:一篇优质新闻标题在搜索引擎上的活跃期,是朋友圈广告的24倍

(不过要留意,这得是真有干货的软文,那种通篇吹牛的没用)


三、新手最容易踩的五个坑

上周帮朋友看他们公司写的软文,好家伙,开头就是"全球领先""革命性革新",看得我脚趾抠地。这里列几个要命的雷区:

× 把商品仿单改个标题就当软文
× 在育儿文章里硬塞汽车广告
× 编造离谱的网民案例(比如说月薪3000买爱马仕)
× 只顾自夸不说人话(少用"赋能""抓手"这些词)
× 全平台发一样的内容(抖音和知乎网民吃的是两套文案)

去年有个做护肤品的,在B站发了个"工厂原料揭秘"的vlog,结局播放量破百万。核心人家全程没提商品名,就在最后5秒亮了商标,第二天官网直接崩了。


四、三步写出能赚钱的软文

我在广告公司那会儿,带新人时总说:"记住这三板斧,保你写出及格线以上的软文":

第一斧:装成热心群众

  • 家电品牌假装成家电维修工
  • 母婴品牌伪装成育儿阅历分享
  • 餐饮品牌cosplay成美食探店达人

第二斧:痛点+化解方案
举一个真实案例:有个卖颈椎按摩仪的,在知乎答"程序员职业病"时,先吐槽自己加班脖子僵,再聊试过的各种法子,最后才带出自家商品。这篇回答带来了2万+私信咨询。

第三斧:埋钩子不钓鱼
别急着要电话号码,可以留个"私信领资料包"或"加群领优惠券"。某培育机构用这招,三个月加了5万个精准家长微信。


五、大厂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你知道小米早期怎么火起来的吗?他们有个20人的"软文特种部队",专门在各大论坛假装发烧友。现在这套玩法升级了,像三顿半咖啡的"返航计划",表面是环保活动,实际每一篇报导都在强化品牌调性。

不过要留意,现在平台算法越来越精。上个月某美妆品牌在15个账号发同款文案,结局被限流。现在注重"千号千面",得依循账号特性调整内容。

(悄悄说个内幕:我们团队现在做美食类软文300字,会特意让写手留两个小缺点,比如说"包装不够少女心",这样反而更加真实)


说点掏心窝的话

干这行八年,见过太多公司把软文当救命稻草,结局钱打了水漂。其实软文就像种地,得先养土再播种。那些能延续变现的软文,都是先给人真东西,再顺便做买卖。下次你再看到"三招教你年入百万"之类的软文,先想一想人家靠啥赚钱——说不定他们就是靠教你赚钱来赚钱的。

最后送句实在话:好软文是把广告藏进受众心坎里,不是塞进人眼睛里。假若看完文章你觉得被套路了,那这软文就算写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