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写的软文可能正在违法?
上个月有个做微商的朋友跟我吐槽,说同行都在朋友圈发商品故事,自己照葫芦画瓢写了篇感人肺腑的护肤经历,结局被平台删帖还罚了500块。这事儿让我意识到,大多数人压根不知道软文编写的雷区在哪——就像炒菜不放盐会淡,乱加调料会齁,软文不踩线是艺术,踩线了就是事故。
一、软文违法的三大重灾区
1. 把牛皮吹上天
去年某网红减肥茶在软文里写"月瘦30斤不反弹",结局被扒出数据造假。按《广告法》,这种虚构效果、误导潜在顾客的行为,轻则罚款20万起,重则要吃牢饭。
真实案例:某保健品牌用"老患者"口吻写治疗经历,实质上连商品都没生产许可证,最后老板被判了3年。
2. 广告装纯情
你肯定见过这种套路:开头讲婆媳冲突,中间插段家居广告,结尾标个"推广"小字。依循《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必须要在前三行显著标明'广告'字样,字号不能比正文小。去年有家婚庆公司把广告藏在情感故事里,被罚了8万。
3. 碰了高压线
像代孕、赌博、电子烟这些国家明令禁止推广的玩意儿,软文写作等于作死。江苏某网站发代孕广告,40篇软文直接送负责人进局子。现在更狠,连"火速取证""包过"这一类培训广告词都算违法。
二、避雷指南:五个保命操作
1. 标注要像红绿灯
- 错误示范:文末用灰色小字写"推广"
- 正确操作:标题后紧随【广告】标识,就像烧烤摊的"辣"字提示
2. 吹牛要带尺子量
作死说法 | 合规表述 |
---|---|
"根治糖尿病" | "辅助调节血糖" |
"全网最低价" | "限时特惠中" |
"100%见效" | "93%网民反馈改善" |
3. 素材别当伸手党
去年有公众号搬运网红照片配软文,被告侵犯肖像权赔了15万。现在用图要么自己拍,要么买正版,千万别信"互联网图片随便用"的鬼话。
4. 敏感词要过筛子
这些词见了就躲:
- 医疗类:治愈、克星、零风险
- 培育类:保过、速成、内部渠道
- 金融类:稳赚、高回报、无风险
5. 留痕比谈恋爱重要
合作时记得:
- 让开销者提供商品检测报告
- 保存沟通记录和撰改稿
- 签书面合同写明责任划分
三、踩线后果比你想象得酸爽
1. 钱包遭殃
- 个人发虚假广告:最低罚10万
- 公司违法推广:罚广告服侍费3-5倍
去年某MCN机构推虚假医美项目,被罚了870万。
2. 账号升天
平台现在都是AI+人工双审核,轻则删帖限流,重则永久封号。某大V接金融软文自动生成没标广告,50万粉丝号直接凉凉。
3. 吃牢饭警告
倘使造成潜在顾客人身伤害,比如说卖假药、劣质食品,最高可判7年。浙江有个微商卖三无减肥药,软文写作的文案策划跟着进去了。
四、行家都在用的稳妥套路
1. 故事要"半真半假"
化妆品新闻推广案例范文可以写:"闺蜜用了三周脸亮了",但得备注"效果因个人而异"。
2. 数据要"有据可查"
某家电品牌写"省电30%",后面紧随一行小字:"数据来源XX检测机构,报告编号XXXX"。
3. 对比要"隔山打牛"
不说竞品坏话,改成:"传统方法需要3小时,我们的新技术只需45分钟"。
要我说啊,软文写作就像走钢丝——规矩是稳妥绳,创意是平衡杆。见过太多人要么畏手畏脚写成商品仿单,要么野路子狂奔最后翻车。其实把握好三个原则就妥了: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广告标明晰。下次动笔前,先把自己当潜在顾客读一遍,假若读完想骂"骗鬼呢",赶紧撕了重写。毕竟在这一个全民较真的时代,合规才算是最长久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