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常常刷到别人的软文点赞过万,自己写的却像杳无音信?明明商品优势一大堆,写出来顾客却说"太硬了看不下去"?更扎心的是,花3小时憋出来的文案,阅读量还没早餐店老板发的包子图高。今天咱们就聊点实在的,把我这些年踩过的坑、试出来的门道掰碎了讲给你听。
前两天有个做母婴用品的受众私信我,说她写了篇纸尿裤测评,把透气性、吸水量这些参数列得清明晰楚,结局发出去只有7个阅读量。我问她:"你开头第一句写的啥?"她发来截图——"XX牌纸尿裤采用最新高分子技术"。症结就出在这儿,新手最爱犯的错就是把仿单当软文写。
先搞明白啥叫"软"
硬广是站在马路中间发传单,软文是咖啡厅里跟你聊天的闺蜜。去年有个经典案例,某护发素品牌让开销者拍下自己分叉的发梢,配上"这是我第23次相亲失败的缘由",话题播放量直接破亿。说白了,软文的核心不是卖商品,是卖化解症结的场景。
选题决定生死线
找选题就像寻找对象,不能光看自己有什么,得看对方需要什么。有个简易方法:打开淘宝问大家板块,把针对你商品的提问全部抄下来。比如说我做过的足浴包项目,发现最多的症结是"泡完脚为什么更睡不着",后来写的《凌晨3点脚底发烫的社畜自救指南》成了当月爆款。
标题的黄金3秒法则
好标题要有"钩子+火药"。对比这两组:
- "XX手机拍照功能强大"(阅读量832)
- "拍毕业照那天,我靠这部手机保住了爱情"(阅读量12万)
前者在陈述功能,后者在制造悬念。记住,在消息流里刷到你的人,留意力延续时间比金鱼还短。
架构藏着转化密钥
千万别采用"总分总"的老套路,试试"痛点场景+错误示范+神转折"。比如说写家政服侍:
"当我第5次把白衬衫洗成迷彩服时(场景),婆婆说要给我报家政班(冲突),没想到手机弹出一条消息救了我(转折)"——这一个架构让转化率增强了38%。
数据要穿糖衣炮弹
直接说"商品回购率95%"像吹牛,换成"上周仓库小妹偷偷告诉我,有个地址半年出现了23次"刹那真实。特别是美妆类商品,把"含有玻尿酸"改成"测验室拍到精华液渗透3层角质的过程",信任感飙升。
评论区才算是主战场
高手都会在文案里埋"话引子"。有家宠物店写"带狗洗澡被挠了3道血印",文末加了一句"你家主子洗澡时有哪些迷惑行为?",结局评论区变成养宠人吐槽大会,自然互动增强400%。记住,你要的不是点赞,是让受众不由得想说话。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那些在朋友圈刷屏的软文,往往都带着点"不完美"。例倘使有个卖收纳盒的文案,开头自曝"我是个连袜子都找不到的懒人",反而让顾客觉得真实。有些时候暴露弱点比炫耀优势更管用,毕竟现在大家早对完美人设免疫了。
有次帮餐饮店写推广外卖软文店铺怎么写,试了8个版本都不行。最后老板无意间说了句:"其实我们家厨子每天偷吃自家红烧肉",我立马抓住这句话当开头,当天订单涨了70%。你看,好素材往往藏在平常对话里,就看你有没有雷达耳朵。
千万别信什么"爆文模板",去年管用的套路今年可能就失效。上个月有个做茶叶的朋友,照搬网红句式"月薪3000如何喝出高级感",效果惨淡。改成"被甲方虐到崩溃时,我靠这杯茶找回人样",立马戳中打工人痛点。记住,真诚才算是必杀技,套路只是辅助器械。
写完别急着发,教你个检测方法:把文章读给楼下便利店老板听。假若他听完问"这玩意多少钱",说明合格;假若他问"然后呢",赶紧回去重写。好软文应该让人忘记这是广告,只觉得在听朋友唠嗑。
对了,上次有个学员问我:"要不要报写作班?"我的建议是,先把《中国潜在顾客报》近三个月的头版文章抄十遍。不是让你学写法,是培养对痛点的敏感度。等你看到"95后脱发报告"能立刻想到护发精油场景,才算入门了。
小编观点:软文不是作文比赛,别追求辞藻华丽。把那些"赋能""颠覆"之类的词删干净,就采用菜商圈讲价的语气写。当你学会把商品优势翻译成人间烟火,爆款自然来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