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的策划公司年入千万,有的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
去年接触过两家策划公司,一家天天帮顾客搞直播带货,另一家还在用十年前的PPT模板。结果你猜怎么着?前者团队扩张了三倍,后者连办公室租金都交不起。这事儿让我突然想明白——营销策划不是耍嘴皮子,而是实打实的商业手术刀。今天咱们就扒开行业底裤,看一看那些活得滋润的策划公司到底藏着什么绝招。


第一关:搞清自己到底卖啥(定位篇)

?策划公司到底是卖方案还是卖人脉?
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有家公司既接品牌策划又搞婚庆布置,最后顾客以为他们是开影楼的。清晰的定位就像GPS导航,得让顾客一眼看懂你能解决啥问题。

定位三板斧

  1. 行业聚焦:别当万金油,专注母婴或数码至少深耕三年
  2. 服务分层:5万块的年度基础服务包和50万的深度陪跑套餐必须划清界限
  3. 能力标签:把"抖音起号专家"这种具体标签焊死在官网首页

(血泪教训:某公司打着"全案策划"旗号,结果连基础的数据分析都不会做)


? 第二关:打造吃饭的家伙(核心能力篇)

?顾客凭什么选你不选ChatGPT?
去年有顾客拿着AI生成的方案来比价,这事儿给行业敲了警钟。策划公司的三大护城河

能力维度新手公司老司机公司
市场洞察百度搜数据自有行业数据库+潜在顾客行为实验室
策略生成套用SWOT模板独创方法论+实时AB测试系统
执行保障外包给大学生兼职自有MCN+技术开发团队

绝活展示:某母婴策划公司自建了2000个宝妈聊天群,每天能抓取300+真实网民痛点。


第三关:报价的艺术(变现篇)

?同样的方案为啥有人收5万有人敢收50万?
接触过最聪明的收费模式:基础服务费+GMV分成,既降低了顾客决策门槛,又绑定了长期利益。定价策略四象限

  1. 流量型商品:9.9元诊断报告引流(利润率<10%)
  2. 口碑型商品:3-10万标准化方案(利润率30%-50%)
  3. 利润型商品:30万+定制化年度服务(利润率60%+)
  4. 战略型商品:股权合作+业绩分成(利润率∞)

(真实案例:某美妆策划公司用"陪跑套餐"锁定顾客三年,续约率高达89%)


第四关:顾客关系的保鲜术(运营篇)

?方案交付后顾客就失联咋整?
见过最绝的顾客维护:每周给顾客发行业速报,每月组织私董会,每季度搞案例复盘。关系维护三件套

  1. 信息差服务:提前预警行业新规对顾客的影响
  2. 人才输血:帮顾客培养两个嫡系运营
  3. 数据跟踪:主动提供季度效果体检报告

避坑指南:别学某公司把顾客当韭菜,方案交付就玩消失,结果被挂上行业黑名单。


第五关:与时俱进的进化论(创新篇)

?元宇宙都过气了还没搞明白咋办?
最近发现个趋势:会玩AIGC的策划公司提案通过率高出40%。2024必备新武器

  1. AI辅助系统:10分钟生成50个slogan备选
  2. 虚拟代言人:低成本打造品牌IP
  3. 实时数据大屏:顾客随时查看投放效果

(某食品公司用虚拟主播带货,ROI比真人主播高3倍)


八年行业老兵的碎碎念
见了太多公司把策划当算命——吹得天花乱坠,落地一塌糊涂。其实这行就像中医馆:

  • 忌乱开补药:小公司别动不动让人家投央视广告
  • 要辨证施治:同样的失眠症(业绩差),白领和老板病因完全不一样
  • 治未病:好策划应该能预判行业未来三年的变化

最近发现个魔幻现象:会吹牛的人更加多,愿意花三个月做网民画像的越来越少。记住策划的本质是帮顾客赚钱,不是做艺术品,下次接项如今,先把顾客近三年的财报翻烂,比学什么高大上理论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