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那种一夜爆红的营销奇迹?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2003年有家卖牛奶的公司,愣是把火箭发射搞成了自家广告位。这事儿听起来像天方夜谭?蒙牛当年就是靠着"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的骚操作,硬生生从内蒙古地方品牌蹿成全国乳业龙头。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那些教科书级的事物营销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蒙牛神五事物:太空广告的封神之战
问:事物营销真能让人记住十年吗?
2003年神舟五号升空那会儿,蒙牛可不是简单贴个logo了事。他们干了三件特"心机"的事:
- 提前两个月备好弹药:电视台广告、平面设计全部到位,就等发射成功瞬间全网轰炸
- 玩转双线叙事:线下搞"航天员终身免费喝牛奶",线上铺"航天品质"的硬核科普
- 媒体矩阵包场:从央视新闻到地方报纸,连续15天滚动播放航天主题广告
效果有多炸?当时市调显示,每10个中国人就有7个认为蒙牛是航天员指定品牌。更绝的是,这一个案例至今还被MBA教材当经典讲,你说值不值?
杜蕾斯暴雨营销:安全套的另类出圈
问:没预算怎么做事物营销?
2012年北京暴雨那天,杜蕾斯市场部干了件特"损"的事——用安全套包住鞋子防水。这一个脑洞大开的操作,愣是把天灾变成了品牌秀场:
- 反应速度:从网友发图到官微转发,全程不到20分钟
- 传播裂变:#有杜蕾斯回家不湿鞋#话题霸榜热搜48小时
- 成本控制:零广告服务费投入,纯靠UGC内容引爆
数据说话:当天微博转发量破50万,相当于省了300万广告服务费。最绝的是,这一个案例教会我们——有些时候网民自己就是非常好的创意来源。
海底捞危机公关:老鼠门事物的绝地反击
问:搞砸了还能逆风翻盘吗?
2017年海底捞后厨曝出老鼠门,换成别的餐饮店早凉了。可人家愣是把危机变成转机:
- 认错三连击:2小时内发声明,8小时出整改方案,24小时责任人到位
- 透明化操作:后厨装360度监控,消费者手机随时可查
- 情感牌收尾:请环卫工人免费吃火锅,重塑亲民形象
神奇转折:事物后三个月,海底捞股价反而涨了12%。这事儿告诉我们,犯错不可怕,关键看你怎么把道歉信写成情书。
张家界天门山穿越:作死营销的巅峰操作
问:争议性事物能用吗?
1999年张家界干过件特"疯"的事——让飞机穿过天门洞。当时所有人都觉得景区疯了,结果呢?
- 全球媒体报导:CNN、BBC免费给打广告
- 游客暴涨:当年门票收入翻三倍
- 后续操作:借《阿凡达》热度把"乾坤柱"改名"哈利路亚山"
争议背后:虽然被骂蹭热度,但人家外国游客确实多了三成。有些时候黑红亦是红,关键看你能不能接住这泼天的流量。
华帝世界杯翻车事物:赌徒式营销的警示
问:玩脱了怎么办?
2018年华帝搞"法国队夺冠退全款",本来算盘打得响:
- 成本预估:7900万退款预算
- 实际效果:营业额涨30%,股票市值增30亿
但骚操作来了:退款变成退购物卡,口碑直接崩盘。这事儿告诉我们,事物营销玩得再溜,诚信底线不能丢。
本人观点时间
干了十年营销,我发现真正牛的事物营销都有三个共性:
- 比记者跑得快:蒙牛提前备好所有物料,等得就是发射成功那一刻
- 让消费者当主角:杜蕾斯暴雨营销的精髓在于激活网友创造力
- 把争议变话题:张家界被骂得越狠,好奇来看的人越多
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话:事物营销就像放烟花,既要敢点火,更要会收拾残局。你看那些长红品牌,哪个不是放完烟花还知道扫地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