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营销脑洞:事物营销真能四两拨千斤?
"隔壁老王卖煎饼都能上热搜,我这品牌砸了50万广告服务费却连个水花都没有!"这是上个月咖啡店张老板的深夜吐槽。别急,今儿咱就掰扯掰扯那些花小钱办大事的事物营销神操作,看完保准你拍大腿——原来流量密码就藏在眼皮底下!
经典案例:蒙牛这波航天营销我给满分
Q:赞助航天跟我卖牛奶有啥关系?
2003年蒙牛玩了个大的,把牛奶送进太空舱给航天员喝。你猜怎么着?
- 骚操作一:提前俩月备好所有广告素材,火箭升空当天直接霸屏
- 骚操作二:承诺14位航天员终身免费喝奶,直接把逼格拉满
- 骚操作三:线下搞"航天主题体验店",小朋友喝完奶还能cos宇航员
结果?当年营业额暴涨53%,现在提起航天奶,大家还是只认蒙牛。这波操作告诉我们:借势要借到姥姥家,关联度不够硬生生也需要蹭出火花!
90年代就封神的小霸王:望子成龙广告有多绝?
"同样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小霸王"——这句广告词80后DNA都动了。
- 成龙大哥站台:不卖商品卖焦虑,精准戳中家长痛点
- 场景化轰炸:电视台广告全是孩子边玩边学的画面
- 病毒式传播:把学习机和"考清华北大"划等号
当年直接让学习机从电子玩具变身教育神器,这案例教我们:会讲故事比堆参数重要一万倍!
青岛啤酒的世界杯狂欢:体育营销的正确姿势
2022年世界杯期间,青岛啤酒干了三件狠事:
操作 | 效果 |
---|---|
猜球赢啤酒 | 新增300万会员 |
定制球队瓶身 | 社交网络媒体曝光破10亿 |
24小时观赛酒吧 | 单店日销翻三倍 |
看见没?体育营销不是挂个logo完事,得让受众玩起来才有参与感!
张家界在韩国杀疯了:文化输出还能这么玩?
韩国人现在去张家界比咱去故宫还积极,秘诀就仨字:
- 孝道绑架:打出"带父母旅行才算是真孝顺"的旗号
- 韩语定制:从路标到菜单全韩文,景区能直接花韩元
- 影视植入:韩剧里随口提句"明年去张家界",热搜直接爆
这波操作启示:找准文化共鸣点,外国韭菜也能割得飞起!
灵魂拷问:事物营销到底在卖什么?
- 卖情绪:999感冒灵在非典期间捐千万物资,赚足好感度
- 卖参与:星巴克年年搞限量杯抢购,让人边骂边排队
- 卖记忆:王老吉汶川地震捐1亿,喝凉茶=爱国的印象焊死在大脑里
说白了,事物营销就是给潜在顾客找个掏钱的正当理由!
避坑指南:这些雷区踩一个死一片
- 强蹭热点翻车:有品牌在疫情卖"新冠套餐",直接被骂到关店
- 数据造假作死:某奶茶店刷单制造排队假象,查实后罚200万
- 忽视后续运营:鸿星尔克爆火后商品没跟上,现在又凉了
- 法律红线乱碰:有微商在火箭上贴广告被航天局警告
记住:热点就像烫山芋,接得住是本事,接不住变事故!
小编说点实在的
搞了八年营销,见过太多一夜爆红又光速过气的案例。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事物营销不是刮彩票,而是精心设计的系统工程。蒙牛能靠航天火20年,关键是后续持续输出航天主题商品;张家界在韩国火了十几年,靠的是整套韩语服务体系的支撑。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把事物营销当一次性广告。其实啊,爆红只是开始,如何把流量变成留量才算是真功夫。下次看到热点别急着蹭,先问一问自己:
- 这一个事物和我的品牌DNA匹配吗?
- 我有能力承接突然暴涨的流量吗?
- 后续怎么把吃瓜群众变成忠实顾客?
想明白这三点,你离爆款就不远了。最后送大家句话:风口来了猪都能飞,但别忘了提前练好降落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