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的零食广告让人刷着手机就下单了?
这一个症结我蹲在便利店观察了半个月。发现那些让人不由得剁手的零食广告,压根不像在卖货,倒像在跟你聊人生。今天咱们就扒开这些爆款文案范文的套路,新手看完也能写出让人上头的文案。
一、抓住眼球:让受众像追剧一样停不下来
你可能要问:"现在人留意力比金鱼还短,凭啥看我的广告?"兄弟,重点不在广告,在伪装成朋友推荐。
标题避坑指南:
- ×《XX薯片全新上市》
- √《便利店阿姨私藏的追剧神,吃过的都藏包装袋》
数据说话:带"私藏""神器"等词的标题点击率增强65%
开篇三板斧:
- 痛点暴击:"熬夜加班饿得胃疼?这款魔芋爽能撑到凌晨三点"
- 悬念勾人:"同事偷吃我抽屉零食,竟吃出了年度绩效A"
- 场景代入:"地铁挤成沙丁鱼?摸出这颗薄荷糖刹那回血"
举一个真实案例:某坚果品牌用《行政小姐姐的下午茶暗号》做标题,把每日坚果写成办公室社交货币,三个月复购率涨了40%。
二、内容架构:把仿单变成连续剧
"不就是写配料表吗?"别急,先看这一个对比表:
传统写法 | 场景化升级 | 效果差异 |
---|---|---|
含膳食纤维 | 蹲坑必备神器,告别厕所玩手机 | 转化率+220% |
0蔗糖添加 | 健身教练偷吃的罪恶感零食 | 收藏量+150% |
FAB黄金公式(别被术语吓到,其实是说人话):
- Feature:说人话就是商品特点,比如说"独立小包装"
- Advantage:翻译成好处,"塞包里不洒得到处都是"
- Benefit:最终爽点,"赶地铁跑断腿也不怕零食碎成渣"
千万别学某些品牌硬吹"精选原料",要说"云南农大教授蹲了三年山头种的夏威夷果"。最近发现个狠招——痛点化解进度条:
"第一步:摸出零食(建议放左手抽屉第二格)
第二步:撕开包装(留意这一个锯齿设计不伤美甲)
第三步:塞进嘴里(建议配无糖气泡水更带劲)"
三、真实感营造:让网友当自来水
去年某辣条品牌翻车事物还记得吗?铺天盖地投广告,结局网友实测"辣度不如老干妈"。现在聪明品牌都玩三段式种草:
- 素人日常:
"财务部Linda的减压神器:改完100张报表来包魔芋爽" - 专家背书:
"营养师王姐说这一个蛋白棒能顶4小时,亲测管用" - 数据支撑:
"测验室测了300次,脆度比普通薯片高37%"
最绝的是反套路测评,比如说:"把这包瓜子放工位三天,收获5个搭讪同事"。学着像真人分享,少用"精选""严选"这种广告词,多说"便利店阿姨都问在哪进货"。
四、视觉小心机:文字也能有画面感
"不是说要避免专业术语吗?"对,但得学会文字拍Vlog:
- 听觉:"撕开包装的咔嚓声,比ASMR还解压"
- 嗅觉:"撕开刹那海苔香窜进鼻子,隔壁工位都扭头"
- 触觉:"磨砂包装摸着像猫肚皮,开会盘着解压"
有个现成模板拿去用:
"下午三点办公室(阳光斜射进第三排工位)
手指摸到抽屉深处(避开上周的过期咖啡)
撕开包装的刹那(留意这一个锯齿设计不费劲)
第一口先舔到梅子粉(口水开始疯狂分泌)
咬下去的咔嚓声(吓得主管抬头张望)"
个人叨叨:写了五年食品文案,发现个玄学——好广告不像广告,像闺蜜偷偷塞给你的小纸条。别老想着卖货,先想怎么帮人化解"追剧嘴寂寞""加班饿得慌"这些鸡毛蒜皮。最近发现00后最爱"废话文学体":"这一个饼干酥到我奶奶假牙都掉出来了,嗯,她今年82。"
最后甩个冷学识:带具体场景描述的文案,收藏率比普通文案高3倍。下次写文案前,先去便利店蹲半小时,看打工人下班买啥零嘴——那才算是真金白银的选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