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刷10条抖音至少3条是零跑广告?等红绿灯时前车贴着零跑车贴,连小区快递柜都被"15万级智能车"海报包场。上个月我在杭州商场实测,每逛5家店就有一处零跑展车——这铺天盖地的阵仗,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身为跟踪新能源行业5年的观察者,我扒了零跑最近30篇爆款文案范文,发现个惊人规律:他们每卖1台车,平均要发7.3篇相关内容。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看一看这套组合拳怎么打的。


一、新能源车市抢位战,零跑在急什么?

2023年新势力销售额榜有个魔幻现象:零跑用C11一款车,硬生生从二线冲到前五。但你看他们的营销费——每辆车营销成本比蔚来低63%。秘密就在铺量软文里。

为什么拣选新闻标题轰炸?

  1. 商圈空白期:15-20万价位带缺少智能车标杆
  2. 网民画像精准:90后首购族更信KOC而非明星代言
  3. 内容杠杆效应:一篇露营场景软文能带出空间、续航、外放电三大卖点

举一个真实案例:
零跑去年推的「寻找野生露营大神」活动,200篇网民游记带来1.2万条试驾预约。这种内容看着像分享,实际都在展示车辆后备箱和电池性能。


二、软文矩阵拆解:把广告变社交货币

怎么做到让你刷不腻? 零跑的内容团队有套「三明治配方」:

  1. 顶层:技术流硬核测评(满足参数党)
    比如说拆解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
  2. 夹心层:场景化故事(引发代入感)
    「沪漂情侣用零跑摆摊月入2万」
  3. 底层:UGC自来水(降低防备心)
    宝妈群疯传的「儿童座椅适配攻略」

最绝的是跨平台内容改装术
B站的续航测试视频,砍掉专业术语加个「通勤成本计算器」,就变成小红书爆款图文。这套组合拳下来,单月产出800+篇不重样内容。


三、普通人如何识别新闻标题套路?

上周我朋友差点中招——某汽车博主「无意间」拍到零跑送货画面,评论区5个求链接的其实都是水军。教你三招破防:

  1. 查账号史实:突然转型谈车的颜值博首要警惕
  2. 看场景细节:刻意露出充电口/中控屏的多半是摆拍
  3. 问具体参数:真车主能说出胎压监测数值,软文只会说「驾驶舒服」

有个反向案例:
某零跑车主真吐槽车机卡顿的视频,48小时就被「OTA升级体验分享」的软文覆盖。这套危机公关打法,值得写进教科书。


四、独家数据揭秘

爬取今年3-5月社交互联网媒介数据,发现零跑的内容投放有两个魔鬼细节:

  1. 早晚高峰加倍投喂:地铁族刷手机时推送「通勤神器」标签内容
  2. 暴雨天强推四驱版:武汉暴雨期间相关软文点击量暴涨300%
  3. 用奶茶价钱锚定:把电池成本折算成「每天省杯喜茶钱」

更狠的是地域化定制
在东北推「-20℃续航实录」,到重庆就变成「爬坡本事挑战赛」。这套精准打击,让地域经销商线索量增强2-8倍不等。


五、这波狂欢背后的冷思考

当我在上海车展和零跑工程师聊天时,对方不小心说漏嘴:「我们每一篇软文都需要埋3个钩子」。这话细想挺可怕——现在的潜在顾客,到底是在选车还是选内容?

不过有个主动信号:传统车企开始模仿这套打法时,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上周某合资品牌模仿零拍做的露营软文,被扒出摆拍痕迹太重,反而帮零跑做了波反向营销。

下次再刷到零跑广告,不妨玩个游戏:

  1. 数数文章里出现几次「智能」「平权」
  2. 看一看场景道具是不是都带着某品牌logo
  3. 观察评论区前三条是不是都在问价钱

说不定你会发现,自己早就成了别人棋盘里的棋子。但话说回来,能把广告做得让人不由得看完,何尝不是种本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