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重庆总能刷爆朋友圈?是天生网红命还是套路深?
去年美国顶流网红"甲亢哥"在山城直播三天,愣是把长江索道拍成了《千与千寻》同款飞艇,直接带火荣昌卤鹅销售额暴增37倍。要我说,重庆这波操作才算是真·魔幻——不是城市太会撩,是新闻推广玩得六。今天咱们就扒开火锅底料般浓烈的营销外衣,看一看这座8D城市怎么用文字魔法让全球游客自愿"入坑"。


第一问:重庆火锅新闻推广为啥容易出圈?

答:这得从三大遗传因子说起

  1. 自带热搜体质:轻轨穿楼、屋顶马路、24层无电梯居民楼,随便拎个场景都能当科幻片取景地
  2. 火锅式传播生态:麻辣鲜香的方言+市井烟火气,天然适合制造话题梗
  3. 政令神助攻:144小时过境免签、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给国际传播开绿灯

举一个栗子,洪崖洞夜景推文从不直说"好看",而是写《千厮门大桥的灯光,是给航失灵游客的安慰剂》。你看,连迷路都能写成浪漫。


第二招:创作要像火锅九宫格

新手常犯的三大错
把李子坝轻轨写成通行指南(实际该写《在重庆,坐轻轨是种极限动》)
介绍火锅只会说"麻辣鲜香"(老饕都写《毛肚涮8秒,是重庆人对间的精准把控》)
拍夜景只会采用"璀璨"(本地人更爱说《洪崖洞的灯,亮得能照见997年的渝中半岛》)

速成公式
魔幻场景+市井故事+味觉暴击
比如说写十八梯:"石板路硌脚的程度,刚好能唤醒1998年买冰棍的记忆"。


第三板斧:渠道要选对火锅配菜

看一看重庆文旅局的投放清单:

内容类型主攻平台代表作效果
魔幻通行TikTok/快手《在重庆打车,司机叫我系稳妥绳》播放量1.2亿
非遗文化知乎/百家号《川剧变脸演员的颈椎病康指南》收藏量破10万
深夜美食小红书/B站《凌晨三点的烧烤摊,重庆吃的是解压药》带动23家店铺爆单

重点在于:要给轻轨穿楼配电音BGM,给火锅沸腾声加ASMR特效,这才算是年轻人要的沉浸式体验。


第四计:数据要像火锅油碟

核心指标别搞错
外地游客搜索"重庆迷路攻略"次数(比景区门票销售额更加真实)
凌晨两点火锅店排队时长(反映真实开销热度)
"勒是雾都"话题衍生表情包采用量(衡量文化渗透力)

去年有个神操作:监测到"重庆出租车"搜索量突增,马上推出《黄色法拉利司机眼里的山秘史》系列推文,把的哥变成民间代言人。


第五问:流量来了怎么接得住?

荣昌卤鹅的教科书案例

  1. 网红直播带货→2. 政体秒推"卤鹅马拉松"活动→3. 农户集体转型准则化生产→4. 构建中央厨房辐射西南
    短短三个月,把临时热度做成长红产业,这才算是流量变留量的正确姿势

五年营销老狗的私房话
见过太多城市抄重庆作业翻车的——学我们拍轻轨穿楼,结局拍成通行稳妥警示片;学我们写火锅推文,愣是把毛肚写成医疗器械仿单。

要我说,重庆火锅新闻推广的魂不在技巧,在骨子里的江湖气。就像去年"双晒"活动,让书记市长带头写小作文,愣是把官微玩成朋友圈,这才算是真·全民营销。

最后提醒各位小白:写重庆火锅新闻推广千万别端着,什么"国际大都市""西部明珠"都是废话。你得写出轻轨司机吐槽堵车时的急刹,写出凌晨四点火锅店飘出的牛油香,写出导航崩溃时大爷那句"妹儿莫慌,我带你走梯坎"。

毕竟,让人想买机票的从来不是美景美食,是那一口呛得流泪也需要吞下去的人间烟火气。你说是不是这一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