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要问了,李白那个年代连互联网都没有,他写的算哪门子软文?别急,咱们举一个现代例子——你朋友圈里点赞过万的旅游打卡文案,短视频里让景点一夜爆红的配文,实质上和1300年前李白给庐山瀑布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给黄鹤楼写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没啥区别。这可不是瞎说,当年他的诗直接带动了各地文旅产业,唐朝人看了《蜀道难》就想去四川探险,读了《望天门山》就计划着长江游船。


一、李白的软文为啥能火遍大江南北?

1. 把广告藏进故事里
咱们来看李白给庐山打的"广告":"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20个字里藏着三层消息:天气好的时候来(最佳观景时间),瀑布壮观得像天上垂下的绸缎(视觉冲击),现场有云雾缭绕的仙境感(氛围营造)。现在旅游博主说"下雨别来黄山",实质上和李白套路一样。

2. 情绪价值拉满的代入感
现代人写民宿新闻营销爱用"逃离城市喧嚣",李白早玩过了。他在《山中问答》里写:"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让长安996的打工人刹那破防——这不就是古代版"诗和远方"吗?这种让受众自己脑补美好的手法,比直接说"我家民宿超舒服"高明多了。

3. 数据化表达造记忆点
"白发三千丈"这种夸张数字,搁现在就是"月销10万+"的变体。李白特别擅长用具体数值制造冲击:"尔来四万八千岁"让蜀道史实感扑面而来,"会须一饮三百杯"把酒局氛围推向高潮。换成现代话术就是"实测续航增强30%"。


二、三步拆解李白爆款套路

第一步:找个让人睡不着觉的痛点
李白写《行路难》,开篇就是"停杯投箸不能食"——这跟现代人刷到"充电2小时排队5分钟"的电动车新闻推广一个道理。他总可以在文章开头3句话里戳中受众焦虑,比如说"噫吁嚱,危乎高哉!"刹那勾起探险欲。

第二步:用五感轰炸代替形容词
看这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听觉(猿啼)、视觉(群山)、触觉(舟行)全到位。现在写美食新闻推广说"外酥里嫩"不如学李白,改成"咬下去咔嚓脆响,肉汁循着指缝流到手腕"。

第三步:埋个行动指令
李白最绝的是结尾总让人心痒痒,像"仰天大笑出门去"分明在说"赶紧出发"。现代软文里"点击下方链接"太生硬,不如学他写"你与桃花源只差一次点击"——把广告变成受众的自主拣选。


三、新手避坑指南(附实操模板)

1. 别学李白喝大酒
诚然"李白斗酒诗百篇",但咱们写商业软文是什么意思得清醒。有个真实案例:某酒类账号模仿李白文风,结局把商品卖点写成"一饮尽江河",潜在顾客看完只知道豪迈,却不知道多少度、什么香型。

2. 现代版"金句公式"
李白金句=数字+动词+反差。比如说"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可以改写成:"续航破千公里,充电比吃泡面还快"。记住,具体数字比"超大容积"更具有说服力。

3. 场景化模板直接套用
旅游类:(时间)的(地名),(动词)着(数量)的__(景物)。
示例:"清晨五点的黄山之巅,翻涌着十万朵镶金边的云海"
数码类:当__(痛点场景)时,(商品)让你(感官体验)。
示例:"当会议开到第3小时,降噪耳机让你耳朵像泡在温泉里"。


四、个人踩坑阅历谈

去年帮民宿写推文,我照搬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意境,结局顾客吐槽"太装"。后来改成"推开窗撞见竹海,WiFi满格奶茶管够",入住率反而涨了30%。这才明白:古人写诗要留白,现代软文得填满——把马桶是不是智能的、床垫什么品牌都写明晰,反而更招人喜欢。

说到底,李白给咱们的启示就两条:说人话,动人心。别被"文学性"吓住,你看他给明堂写的地产软文,开头就是"云垂大鹏翼,山压巨鳌背",搁现在不就是"CBD核心区,背靠丛林公园"嘛!下次写商品文案时,不妨先问自己:倘使李白来写,他会怎么吹这一个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