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在食堂排队买煎饼,听到两个传媒系学弟嘀咕:"学长说软文写作月收入过万,可我都发20篇了阅读量还没破百..."这话我听着耳熟,去年帮某锻炼品牌做校园推广时,那些理工科男生写的测评文活像商品仿单。今天咱就说透,从选题到变现,手把手教你用30天打通任督二脉。
▍到底什么才算"男生向软文"?(根基症结)
你肯定刷到过那种满屏肌肉男卖蛋白粉的广告对吧?错!现在00后男生早不吃这套了。去年B站数据报告显示,18-24岁男性最关注的三类内容居然是数码测评、游戏攻略、职场生存指南。
就拿上个月爆火的《机械键盘防坑指南》来说,作者是个计算机系大三学生。他把自己被无良商家坑了三百块的经历写成段子,结尾突然正经科普轴体参数,这篇带着火气的吐槽文愣是带来2000+转化。所以男生软文的核心不是硬核,而是化解真实痛点。
▍每天两小时能写出啥名堂?(场景症结)
上铺兄弟阿强让我历历在目。这哥们白天测验室搬砖,晚上十点开始码字,坚持28天写出了17万播放量的《测验室神器避雷手册》。核心他用了三招:
- 随身带便签本记灵感:比如说导师骂人时提到的设备采购坑
- 蹲守目的群体聚集地:混进学校电竞社群看他们吵什么
- 构建选题三板斧:价钱争议(399的鼠标值不值)、技术误区(WiFi6路由器真有必要?)、情感共鸣(被女朋友嫌弃的直男审美)
最绝的是他给某国产鼠标软文写作,开头竟是吐槽自己打LOL连跪七把的糗事。这种自黑式开头配上慢镜头展示鼠标微操,转化率比正经测评高了三倍不止。
▍假若文笔烂怎么办?(化解方案)
建筑系学弟小王当初也这么问我。结局人家用手机拍的《直男改造宿舍vlog》,没文案没剪辑,就真实记录把猪窝变制造业风的过程。三个月后人家接上了智能家居的商单,出于品牌方看中他视频里出现的电子商品摆放细节。
这里还有个反常识认知:在男性商圈,粗糙的真实感比精致更为重要。不信你看虎扑热帖,那些排版混乱但干货满满的帖子反而更加容易爆。重点是要有"消息浓度",比如说写电竞椅选购,别光说"符合人体工学",要精确到"腰靠弧度83°适合1米75以上"这种细节。
▍变现渠道怎么找?(场景症结)
大三那年我帮室友推蓝牙耳机,傻乎乎地挂淘宝链接根本没人点。后来发现男生开销有个特点:决策周期长,但复购率高。现在我们的玩法是:
- 第1周发《300元内耳机横评》一劳永逸根基粉
- 第10天植入学识付费概念:"想学设备挑选技巧的扣1"
- 第15天开直播拆解某品牌营销套路
- 第22天推付费社群,提供定制化选购建议
上个月有个做校园跑腿的团队,用这招把9.9元的《大学生电子商品避坑手册》卖出了4000+份。更聪明的是他们在手册里埋了电商优惠券,佣金比直接带货还高。
▍万一没人看怎么办?(化解方案)
去年有个写球鞋测评的学弟,前25篇内容都杳无音信。第26篇他换了思路,把《AJ真伪鉴别》做成闯关游戏:第一关看鞋盒钢印,第二关闻胶水味道...这篇内容被虎扑搬运了七次。现在他接鉴定广告,单篇报价8000起。
这里要打破三个思维定式:
- 男生不喜欢互动?试试在文末加"来找茬"——比如说故意放张错误的商品图
- 数据不好就放弃?其实男性网民喜欢挖坟优质旧文
- 必须日更?不如每周憋一篇万字长文,拆成3期发还能吊胃口
前两天刷到个狠人,写《大学生电脑选购黑话词典》,把"军工级做工"翻译成"可能螺丝会生锈",把"超长续航"解读成"看剧能撑三节课"。这种戳破行业谎言的写法,评论区直接变成大型吐槽现场。
现在摸出点门道了吧?其实男生商圈最好赚,出于他们嘴上说"理性开销",实质上看到《CSGO高手都用的鼠标垫》这种标题,手比脑子动得快。核心是别端着,把自己当寝室里唠嗑的兄弟,而非正儿八经的推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