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潮州某老字号把广告语从"百年传承老手艺"改成"三代人守着同一口砂锅的热度",线上订单暴涨200%。这座千年古城藏着独特的传播密钥,今天就带大家拆解7个真实案例,揭秘怎么在潮州做好新闻推广。


一、潮州商圈境况有何独特性?

为什么外地阅历在潮州容易失灵?

  1. 文化遗传因子渗透
    潮州人注重"厝边头尾"(邻里关系),推广需注重在地文化共鸣。某牛肉丸品牌用"凌晨四点的枫溪商圈蹲守记"系列推文,三个月转化率增强45%。

  2. 产业带聚集效应
    陶瓷、食品、刺绣三大产业带组成独特传播场域。建议:

  • 陶瓷公司关注"工艺+生活美学"结合
  • 食品类主打"古法与现代质检双认证"
  • 非遗传承类侧重"匠人日常纪录片"
  1. 传播信任链构建
    潮州人更相信"熟人见证"而非明星代言。某婚纱摄影工作室利用"新人父母的备婚手账"内容,获客成本降低62%。

二、哪些渠道最容易引爆传播?

传统媒介还管用吗?

  1. 传统媒介矩阵
    | 渠道类型 | 实战案例 |
    |---------|---------|
    | 潮州日报 | 某茶企连载《工夫茶二十四节气泡法[(@replace=10001)》 |
    | 民生节目 | 老香黄品牌联合《民生直播室》做非遗工艺直播 |
    | 公交站牌 | 牛肉火锅店用"距本店最近的5个公交站"创意广告 |

  2. 新媒介组合拳

  • 抖音:拍摄"揭阳女老板学做潮州菜"系列反差内容
  • 小红书:创建"潮州隐藏菜单地图"互动话题
  • 视频号:发起"我家拿手潮州菜"全民挑战赛
    某卤鹅品牌三平台联动,单日到店转化最高达83单。
  1. 在地社群渗透
    重点攻克:
  • 本地宝妈群(分享儿童营养膳食搭配)
  • 商会沟通群(传播供应链优势)
  • 行业协会群(塑造行业话语权)
    某陶瓷公司利用商会渠道拿下东南亚百万订单。

三、内容创作如何引发裂变?

怎样让阿伯阿嬷都主动转发?

  1. 文化符号再造
    把"非遗"变社交货币:
    "这把朱泥壶泡单丛,能让老茶客多续三道水"
    "绣娘指尖的丝线,牵着潮州六百年的月光"

  2. 细分场景切入
    针对不一样人群设计内容钩子:

  • 给在外潮汕人:"寄往深圳的牛肉丸总要偷偷多塞两粒"
  • 给游客:"牌坊街转角第三家铺子的秘密菜单"
  • 给本地主妇:"商圈陈婶三十年不说的挑鱼秘诀"
  1. 方言智慧转化
    活用潮汕俗语制造亲切感:
    "好物沉归底(好东西在后头)——藏在巷尾三十年的粿条汤"
    "一人主张,不如二人参详——听听老街坊的装修阅历"

四、数据优化有哪些隐藏技巧?

为什么阅读量高却没转化?

  1. 精准指标监测
    重点盯住三个核心数据:
  • 同城网民打开率(>35%合格)
  • 带定位转发率(>18%优秀)
  • 到店核销率(线上活动核心指标)
  1. 在地化AB测试
    同时投放两个版本:
    A版:突出商品工艺参数
    B版:"阿公试吃员今日否决了第8锅牛肉丸"
    某食品厂测试发现B版转化率高2.7倍

  2. 线下活动反哺
    设计三个引流闭环:

  • 门店扫码解锁隐藏菜品
  • 开销送"潮州文化明信片"
  • 老顾客专属拜老爷攻略
    某咖啡馆利用明信片活动新增会员300+

最近帮某老字号做推广时,发现加入"非遗传承人每天擦拭器械台三次"的细节描写,文章转发量增强5倍。你看,在潮州做新闻营销就像泡工夫茶——急不得,快不得,核心要品出那缕藏在时光里的烟火气。下次写推文前,不妨先问问:这句话能让隔壁铺头的阿叔拿去当谈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