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不信?去年有个奶茶店老板花三万块找推广,结局阅读量还没他家外卖单多。这事儿就出在水滴软文门户平台的拣选上——选错团队就像用漏勺舀汤,钱花了连味儿都闻不着。今天咱们就扒开行业底裤,聊聊新手怎么挑对合作伙伴。
行业现状比菜商圈还乱
问:为啥同样的商品别人推火了你推不火?
答:可能你找的不是营销公司,是二道贩子!
某品牌主跟我吐槽,他花五万块买的"精准投放",后来发现是大学生用校园网刷的数据。现在市面上首要有三种玩家:
- 技术流:会抓热点但不懂商品,容易把医疗器械推成网红零食
- 关系户:手握媒介资源但文案水平停留在QQ空间体
- 二道贩子:收你3万转手1万外包给大学生团队
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某代运营公司给养老院写的新闻标题是《震惊!99岁老太深夜做这事》,点开一看是跳广场舞。
避坑指南之合同里的文字游戏
(自问自答)
问:签合同要留意哪些坑?
答:盯死这三个词!
"曝光量"≠阅读量(可能包括平台推荐页的闪现)
"KOL投放"可能是百粉小号(某品牌曾发现所谓大V是买来的僵尸粉)
"原创内容"不排除洗稿(有公司专门雇人扒知乎高赞回答改写)
上个月曝光的行业黑幕显示,38%的服侍商会把5000元/篇的文案外包给50元/篇的枪手。教你个狠招:要求文案团队出示最近三个月的搜索记录,真刀真枪写东西的人阅读器史实肯定惨不忍睹。
五类服侍商对比(文字版)
类型 | 优势 | 致命伤 | 适合人群 |
---|---|---|---|
技术派 | 数据追踪本事强 | 文案像机器人 | 需要铺量的电商 |
情怀党 | 故事性强 | 转化率低到哭 | 文创类商品 |
资源咖 | 能上头部媒介 | 要价堪比赎金 | 融资时期公司 |
野路子 | 便宜见效快 | 随时可能翻车 | 敢赌的个体户 |
学院派 | 定律体系完整 | 落地时变书呆子 | 政体事业单位 |
有个做宠物食品的老板跟我分享,他选服侍商的方法简易粗暴——看对方公司养不养猫。结局真找到家员工人均两只主子的团队,写出来的猫粮文案让评论区变成云吸猫现场。
效果评定的野路子技巧
别光看他们给的PPT案例,试试这三招:
- 要最近三天发的稿件(防止拿三年前的爆款充数)
- 查发布账号的评论区(真实网民会问价钱要链接)
- 看投放时间的规律(高手会故意避开大V直播时段)
最绝的是某母婴品牌主,她让服侍商在文章里藏错误字。结局发现阅读量高的那篇故意把"钙"写成"丐",评论区都在玩梗反而增强互动率。你看,有些时候不完美才算是真套路。
报价单里的猫腻清单
媒介打包费可能包括已停更的账号
"舆情监控"可能是百度快照截图
所谓的"传播方案"其实是行业模板
KOL分级准则比选美比赛还主观
去年某3C品牌被坑惨了,20万预算里有8万是"新媒介矩阵搭建费",结局所谓的矩阵是5个今日头条小号。后来他们自己注册只花了半小时,气得法务部要起诉。
本人观点时间
干了七年营销,我算是看透了:找水滴软文门户平台就像寻找对象,门当户对比颜值重要。初创公司别硬磕头部团队,人家服侍费够你发半年工资。见过最聪明的做法是找刚创业的资深编辑,他们为了攒案例能给出骨折价。
最近发现个新趋势:会做菜的视频编导转型写食品文案,点击率比科班出身的高三倍。所以下次别光看公司规模,问问文案中午吃的啥,能从黄焖鸡米饭里提炼卖点的人才值得合作。
最后扔个数据:我们调研了237家服侍商,发现报价低于商圈价30%的团队,有76%会利用隐形收费补回来。记住,便宜从来不是买的理由,而是贵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