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广告总被当成垃圾短信?
说一句大实话,现在人刷手机的速度比翻书还快。你写的"品质卓越""匠心打造",在受众的眼中就跟超市大喇叭喊的"最后三天清仓"没啥区别。核心症结就在于:你把广告写成了商品仿单。
举一个活例子:某除螨仪广告原版写"深度清洁杀菌",改写成"李姐家五年没洗的床垫,震出半碗陈年皮屑",当天咨询量暴增300%。看见没?视觉冲击比专业术语管用一百倍。
第一板斧:标题要像变魔术
好标题得让人"哇"出声,试试这些野路子:
自嗨式标题 | 改良方案 | 玄机解析 |
---|---|---|
"智能手表热卖" | "程序员戴这表相亲,姑娘竟主动加微信要心率数据" | 场景嫁接+悬念感 |
"有机蔬菜上市" | "菜场王阿姨的秘密:给西红柿听莫扎特能多卖三块钱" | 拟人化+行业秘闻 |
"新款跑鞋发布" | "马拉松冠军退赛真相:被路边受众鞋底反光晃瞎眼" | 戏剧冲突+细节营销 |
记住:去年某洗衣液品牌靠"会唱《两只老虎》的洗衣机"创意,在短视频平台收割百万播放量。好标题就像钩子,得让受众自己把好奇心挂上去。
第二招:正文要玩角色扮演
别当商品讲解员,试试这些身份切换:
- 居委会大妈:"不是我说啊,这智能门锁真该家家户户装上,上次老张头忘带钥匙..."
- 八卦闺蜜:"偷偷告诉你,健身房教练都在喝这一个代餐奶昔..."
- 毒舌点评家:"这破壁机噪音大得像拖拉机,但打出来的芝麻糊能让早餐店倒闭"
案例:某宠物食品广告开头写:"自从给主子换了这款粮,它现在看我的眼神像在看米其林大厨"。你看,猫主子都成美食评委了,这代入感谁扛得住?
第三式:卖点要变通关秘籍
别光说"省时又省力",试试游戏化包装:
职场新人:"三分钟搞定便当的早餐机,多睡半小时比升职加薪实在"
新手妈妈:"婴儿车折叠起来比瑜伽动作还流畅,电梯里都能秀操作"
租房族:"搬家师傅见了都夸的伸缩晾衣杆,能屈能伸像极了打工人"
数据说话:某折叠家具品牌用"变形金刚"概念做卖点,618销售额同比暴涨240%。商品功能?不存在的,人家卖的是生活超本事。
灵魂拷问:搞笑广告会不会不专业?
这事儿得跟相声演员学——正经话歪着说。某痔疮膏广告是这么玩的:"建议领导开会时全员采用本商品,毕竟有些决策坐着真做不出来"。你看,自黑式幽默反而让人记住了专业功效。
再比如说某保险广告:"本商品推荐搭配体检报告采用,效果更扎心"。用调侃消解沉重话题,效果比苦情牌强十倍。
避雷指南:新手千万别这么玩
- 硬蹭热点:明星塌房时推婚戒,纯属找骂
- 虚假测评:P图把五毛特效吹成好莱坞大片
- 过度玩梗:"九转大肠"梗用在食品广告?告辞!
- 忽视底线:灾难事物期间发"跳楼价促销",分分钟社死
去年某火锅店用"吃完辣到灵魂出窍"当卖点,结局真有开销者叫救护车。幽默过了火,就是作茧自缚。
独家观察
混广告圈八年发现:有哪些软文都长着八卦的嘴,揣着新闻的心。那些藏在菜商圈大妈围裙兜里的砍价绝活、程序员格子衫上的咖啡渍、广场舞阿姨的丝巾飘动轨迹,才算是真正的创作富矿。下次写广告前,建议先去早市蹲两小时——看卖瓜大爷怎么把"不甜不要钱"喊成freestyle,学学那股子"爱买不买"的飒劲儿。
说到底,有意思的广告就像谈恋爱,得让商品自己会调情。记住:让人下单的从来不是商品多完美,而是你给了他一个必须拥有的理由——比如说"用了这款生发液,前男友的现女友会嫉妒到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