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说奇怪不奇怪?明明在同一条街开店,老王家米线店发条朋友圈就排长队,你的优惠广告发出去像杳无音信。为啥别人家的文字能变成摇钱树,你的文案只能当电子垃圾?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在昆明做新闻营销的门道。


一、为啥你的昆明推广总没效果?

先说个真事。去年有家鲜花饼店老板,砸了3万块在春城晚报登广告,结局就接到5个咨询电话。后来改成在"昆明吃货联盟"公众号写《藏在菜商圈20年的玫瑰秘》,第二天订单直接爆单。看出门道没?在昆明玩转软文,得先搞懂三个死穴

  1. 端着架子说官话:"本店采用传统工艺"这种话,不如改成"张大妈每天凌晨3点现摘玫瑰,花瓣带着露水进烤炉"
  2. 乱撒网式发稿件:往《云南日报》发奶茶优惠消息,就像穿着西装去跳广场舞
  3. 不会借东风:去年海鸥季,有家民宿写《喂海鸥大爷教我的人生课》,把客房预订量和海鸥照片绑着推

二、软文创作无需忌讳的是三把斧

别急着找代写,先看这一个对比表:

传统广告爆款文案范文
"本店新到普洱茶""茶马古道驮来的味道"
"健身房年卡五折""翠湖边退休局长的瘦身日记"
"民宿特价房""北京姑娘为1碗米线留在昆明"

发现没?好软文都在干三件事

  • 给商品穿故事马甲:把过桥米线写成"状元娘子的小心机"
  • 让数据说人话:别说"含丰富维生素",改成"1碗臭豆腐=3个猕猴桃的维C"
  • 蹭着热点走暗道:雨季推"菌子季生存指南",顺便带出山货礼盒

三、平台拣选的门道

去年帮某旅行社做推广,试了7个平台,结局你猜怎么着?小红书带来的咨询量是微博的23倍!在昆明混这些平台最划算

  1. 依靠微信公众平台:适合"慢内容",比如说《篆新商圈三十年摊主浮沉》
  2. 抖音同城号:拍段"凌晨四点批发商圈的讨价还价",比硬广强十倍
  3. 本地论坛:金碧坊社区发《求推荐装修公司》,自问自答植入自家消息

有个血泪教训:千万别在旅游攻略号发五金店广告,就像在婚宴上推销寿衣——找打!


四、新手常踩的五个坑

最近接触了20多家昆明小公司,发现他们总在相同地方栽跟头:

  1. 把软文当仿单写:非要列满商品参数,受众看着像在读药品仿单
  2. 盲目追热点:前一段时间淄博烧烤火,有家菌子火锅店硬蹭,结局引来得全是薅羊毛的
  3. 不会埋核心词:写滇池民宿不提"海埂大坝""红嘴鸥",白白浪费搜索流量
  4. 舍不得买好坐标:在公众号次条发软文价钱,就像把传单塞进垃圾桶
  5. 不看后台数据:有位老板连续三个月发稿,居然不知道后台能看受众地域分布

五、你问我答环节

Q:软文发出去没人看怎么办?
A:试过把推广文伪装成《在昆明开店的十个吐血教》吗?去年某服饰店老板用这招,把库存清光还涨了2000粉。

Q:没钱找代运营咋整?
A:教你个野路子:盯死竞争对手的公众号,把他们评论区的高频词扒下来,改写成自己的故事。有家汽修店就这么干,三个月抢走对方三成顾客。

Q:怎么判断软文效果?
A:别光看阅读量!有家餐馆在文末加"到店说暗号'菌子有毒'送小菜",结局发现周边小区大爷大妈都在传这一个梗,这才算是真有效。


小编观点

说一句掏心窝的话,在昆明做新闻营销就像炖汽锅鸡——急不得。见过最牛的是家茶叶铺子,每月就发一篇《茶山行走笔记》,坚持两年攒下批死忠粉。现在人家卖茶像搞拍卖,新茶上市要摇号。记住咯,好软文都是熬出来的老汤,别总想着开水冲速溶咖啡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