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是不是也刷到过那些让人巴不得马上订机票的旅游推文?去年我帮朋友写大理推广稿,开头用了"风花雪月"这种老掉牙的文案,结局阅读量还没隔壁老王卖腊肉的广告高。直到亲眼看见00后实习生用"大理:社畜续命指南"的标题引爆朋友圈,才明白旅游城市推广这事儿,光有美景可不够,得学会和受众谈恋爱。


一、标题要像钩子,勾人还需要带导航

千万别学某些景区把标题写成"人间仙境欢迎您",这种上纪元九十年代的叫卖式标题,连扫地大妈都懒得点。看一看淄博烧烤怎么火的?人家用"大学生特种兵36小时吃垮淄博"这种标题,既带冲突感又有介入感。

标题三板斧:

  • 疑问式:"月薪5000如何玩转三亚?"
  • 数据式:"3天2晚吃遍重庆的50家火锅店"
  • 悬念式:"云南这一个小镇,本地人都劝你别来"

记得去年洛阳文旅的爆款标题吗?"穿汉服免费游洛阳,结局被NPC求婚了",直接把沉浸式体验玩成社交货币。


二、内容要当导游,别当仿单

某旅游局长让我写古镇推广,我照着百度百科抄了800字史实沿革,结局被怼:"你这是要送游客去考古?"后来改成"明朝小姐姐的梳妆台里藏着什么秘密",阅读量翻了五倍。

内容避坑指南:

  • 把"始建于唐代"改成"杨贵妃的荔枝可可以在这歇过脚"
  • 别光说"天候宜人",要写"夏天盖棉被睡觉的奇幻体验"
  • 景区数据别堆砌,换成"走完999级台阶的情侣76%没分手"

看一看重庆怎么写的?"导航都迷路的8D魔幻立交,藏着火锅店老板的祖传秘方",这才叫会聊天。


三、故事要像火锅,越涮越有味儿

上次给桂林写推文,开头讲了个真实故事:北京程序员辞职来漓江边养鸭子,现在成了网红民宿主。结局咨询量比景区电话多三倍。记住,游客买的不是风景,是另一种人生可能

故事素材库:

  • 菜商圈阿婆的三十年米粉配方
  • 出租车司机推荐的深夜烧烤摊
  • 民宿老板的失恋疗愈计划
  • 清洁工大爷的观日出秘密点位

千万别学某些攻略写"建议游玩2小时",要写"我在城墙根听了三小时老爷爷讲鬼子炸弹怎么躲"。


四、攻略要当闺蜜,别当教导主任

见过最蠢的攻略写"乘坐地铁2号线转公交58路",人家西安写的是"洒金桥站B口出,闻到胡辣汤香味右拐",这才算是活地图。

攻略避雷针:

  • 把"门票80元"改成"少喝两杯奶茶换穿越千年的门票"
  • "最佳拍摄点"换成"穿汉服小姐姐集体打卡的宫墙拐角"
  • "留意稳妥"升级成"别在洪崖洞拍照太入迷,小心手机喂了长江"

记得那个爆红的"淄博烧烤三件套"攻略吗?小饼烤炉蘸料,六个字说清吃法,这才算是真·受众思维。


五、数据要当证人,别当复读机

某海滨城市推文写"年均气温21℃",我看完毫无感觉。后来改成"冬天穿短袖吃冰棍的老太太有73位",立马有东北老铁留言问买房政令。

数据活化术:

  • "5A景区"换成"《长安十二时辰》取景地"
  • "史实悠久"变成"出土过装着杨梅核的南宋青瓷碗"
  • "接待游客500万"改写为"去年求婚成功的情侣能坐满鸟巢"

看一看洛阳怎么用数据:"应天门灯光秀期间,汉服租赁店老板月入15万",这比GDP数字刺激多了。


六、传播要组CP,别当独行侠

西安和《王者荣耀》搞了个"遇见飞天"皮肤,让年轻人边打游戏边种草;重庆把轻轨穿楼做成3D立体书,这些操作才算是真·破圈。

跨界组合拳:

  • 美食博主×史实教授:"跟着教授吃懂碑林"
  • 摄影大赛×民宿优惠:"拍星空送住宿"
  • 本地歌谣×导航语音:"听着山歌不迷路"

千万别学某古城搞"转发集赞换门票",结局引来一堆僵尸号,要学就学淄博把烧烤摊主培训成民间宣传大使。


本人观点时间

干了五年旅游文案,最大的感悟是:别把游客当上帝,要当暗恋对象。你得知道他熬夜刷手机时的孤独,明白他请假旅游时的轻举妄动。去年写的"北京白领48小时出逃计划",其实是把顾客的加班照P成大理稻田,结局被转疯了。记住,旅游推广不是卖景点,是卖"平行时空的另外一个自己"。就像那个辞职养鸭的程序员说的:"游客要的不是攻略,是按下人生暂停键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