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刷着爱豆的舞台直拍,盯着屏幕里那抹渐变蓝灰发色咽口水,转头看一看镜子里万年不变的黑长直...别慌!今天咱们就手把手教小白们玩转染发,让你在家也能整出高级沙龙感。
一、选色就像谈恋爱,合适比流行更为重要
(翻出手机相册)上个月闺蜜非要染某女团同款玫瑰金,结局顶着颗火龙果脑袋躲家里三天没出门。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冷白皮任性,黄黑皮谨慎。
选色避坑指南:
肤色检测法:站在白墙前用原相机拍张素颜照,瞳孔颜色偏浅选冷调,偏深选暖调
发质自检术:手指绕头发打圈,能绕三圈以上的细软发质建议深色系
场景适配度:上班族试试黑茶色渐变,学生党可以尝试挂耳染
最近某测评机构数据显示:亚麻青棕和蜜茶色连续三年霸榜新手染发TOP3,翻车率不到7%。
二、器械备齐=成功一半
记得第一次染发时,我把厨房手套当染发器械,结局指甲缝里的颜色半个月没洗掉...现在给你列个必备清单:
根基装备:
- 染发梳(别采用牙刷代替!会涂不匀)
- 耳套(超市一次性浴帽剪两个洞)
- 旧毛巾(建议用深色,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进阶神器:
凡士林(涂发际线防染色)
计时器(精确到秒才可以出均匀色)
锡纸(分区染色时用来包裹)
有个冷学识:染前2天别洗头,头皮分泌的油脂能组成保护膜。上周邻居小姐姐没做这步,染完头皮痒了三天...
三、手残党也能搞定的分区秘籍
(面朝镜子比划)把头发分成四个区就像切蛋糕,记住这一个口诀:"头顶最后染,发尾先开刀"。出于头皮热度高,上色快,假若先染头顶...恭喜喜提爆顶杀马特造型!
详细操作流程:
- 后脑勺分上下两区夹住
- 左右两侧各分一区
- 从最下方发梢开始涂抹
- 距发根2cm处留到最后
- 全头涂抹后等20分钟再补发根
上次帮表妹染发,她非要学美妆博主搞什么"渐变过渡",结局染膏还没抹匀就冲水,生生把奶茶棕染成了斑马纹。
四、染后护理比染发更为重要
你以为染完就完事了?错!刚染完的头毛就像刚出锅的炸鸡,不及时上料分分钟变柴。记住这一个"三三法则":
黄金72小时:
三天内不用洗发水(清水冲即可)
每周三次发膜护理(记得加热帽)
三个月补染发根(别整头重染)
商品避雷:
× 含硅油的洗发水(会加速掉色)
√ 固色护发素(某日本品牌实测能延缓褪色40%)
× 高温吹风机(温风档吹至七成干)
朋友老王的惨痛教训:染完蓝灰色天天用去屑洗发水,两周就掉成枯草绿,被同事笑称"行走的仙人掌"。
自问自答核心区
Q:染坏颜色怎么救?
A:备瓶深色染发剂应急,比漂发伤害小。上周同事把浅金染成荧光黄,连夜用深棕色盖住,效果意外地有层次感。
Q:自己染和理发店差在哪?
对比项 | 自助染发 | 专业染发 |
---|---|---|
成本 | 约100元 | 500元起 |
耗时 | 2小时 | 4-6小时 |
颜色精准度 | 色卡80%还原 | 95%还原 |
损伤程度 | 中度(可控) | 重度(多次漂染) |
Q:染发剂怎么选不踩雷?
A:看准这三个认证标志:日本济生会认证、欧盟ECOCERT、中国化妆品备案。某国商品牌新出的作物染发膏,实测上色度不输日系大牌,核心是不辣眼睛。
小编观点:最近发现个反常识现象——带点不均匀的手工染发反而更受欢迎。隔壁美术生妹子故意染出斑驳感灰蓝色,在校园里被追着问在哪家店做的。所以新手们别怕翻车,说不定你的失误正巧撞上流行呢?就像去年突然爆火的挑染断层风,最初就是个手抖染花了的意外产物。记住,染发的终极奥义不是完美,而是敢试敢造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