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朋友圈里卖货最厉害的人,发的从来不是商品九宫格?那些点赞过百的推文,开头永远在讲闺蜜故事或职场糗事。这事儿吧,说白了就跟谈恋爱似的,直奔主题容易吓跑人,先聊聊天气才有下文。
一、拟标题就像撩头发
上个月帮开烘焙店的老王改标题,原先是《手工曲奇八折优惠》,后来改成《财务总监辞职后,在厨房到了人生答案》。你猜怎么着?点击率翻了四倍不止。
好标题的套路其实就三种:
- 悬念式:比如说《结婚三年不敢开灯,直到见这款台灯》
- 提问式:比如说《为什么北京妈妈都在抢这辅食盒?》
- 数字式:比如说《做对这五步,微信号三天满5000人》
千万别学某些品牌硬凹文艺范儿,整什么《时光淬炼的匠心情怀》,这种标题放菜商圈海报上都得被人盖住当垫纸。
听说全聚德去年把创始人画像做成表情包,在家族群里传疯了。故此啊,标题不怕俗,就怕没热度。
二、开头要像地铁偶遇
上周看见篇卖空气炸锅的推文是这么写的:"加班到九点推开家门,孩子举着焦黑的鸡翅说'妈妈我做的',当时眼泪就下来了..." 这种开头比直接说"双十一特价"强在哪?它把商品痛点变成了情感共鸣点。
新手常犯的错是开头塞满商品参数,就跟相亲时掏户口本似的。记住这一个公式:
具体场景+情绪转折+悬疑钩子=引人入胜
比如说卖颈椎按摩仪可以这样写:"凌晨两点改完PPT,脖子僵得转不动,这时候微信突然弹出前男友结婚请柬..." 你看,工作负荷、情感回忆、身体症结全齐活了。
三、正文要像闺蜜唠嗑
去年有个土蜂蜜账号特别火,他们的内容排期是这样的:
- 周一拍蜂农凌晨取蜜(背景声是蜜蜂振翅)
- 周三教做蜂蜜柚子茶(用自家商品演示)
- 周五直播深山找蜜源(手电筒照蜂窝特写)
重点是他们从来不直接喊"买它",而是在每个视频评论区置顶"点击主页领《真假蜂蜜鉴别手册》"。这招比硬推商品管用十倍,出于人在获取学识时防备心最低。
写正文记住三个"别":
- 别采用行业黑话(把"KOL"说成"懂行的朋友")
- 别假装专家(多写"我发现"、"试了下果然")
- 别怕暴露缺点(有个卖锅的写"会有点重,但炒菜特别香"反而销售额涨了)
四、植入广告要像撒葱花
见过最绝的案例是家政公司的推文——《北漂十年搬了八次家,终学会三分钟打包术》。全文都在教叠衣服技巧,直至最后才说:"专业搬家团队可提供打包服侍"。
这种植入方式为啥有效?它先给你甜头再提交易,就像理发店先送你免费造型设计。还有个卖书架的,在《儿童房收纳指南》里自然带出商品,结局80%的受众都没意识到在看广告。
五、收尾要像告别时的回头笑
千万别采用"欢迎致电"这种老掉牙的结尾。试试这些招数:
- 留作业:"明早试试这一个早餐搭配,记得拍照@我"
- 埋彩蛋:"前20名晒单的送神秘礼物"
- 造仪式:"把这篇文案转给常加班的TA,就当云拥抱"
有个做茶叶的账号,每一篇结尾都写:"水开了,我去泡茶,明天同一时间接下来聊"。结局粉丝天天催更,生怕错过什么大事似的。
本人观点时间
干了八年文案,发现最厉害的软文都有种"街坊气"。就像你家楼下早餐店老板娘,边炸油条边跟你唠家长里短,临走塞给你个茶叶蛋说"新尝试的配方,尝尝呗"。
最近观察到个趋势——短视频正在催生"即时软文"。主播在镜头前即兴编故事:"上周拍外景淋雨发烧,多亏这姜茶续命"。这种临场发挥比精心设计的脚本更抓人,出于毛边比精致更可信。
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话:软文写作别老想着卖货,先想你能帮人化解何种艰难。就像追姑娘不能直奔主题,得先聊星座美食电影,等氛围到了,表白自然牵强附会。你说是不是这一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