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过能喝出焦香味的酸奶吗?
在成都春熙路街头,总可以看到年轻人捧着印着"菊乐"字样的乳制品匆匆而过。这一个扎根西南的老牌乳企,最近出于一款"烧酸奶"突然火遍小红书——用真实牛奶慢火熬煮出的焦糖香气,让无数网友直呼"喝出了小时候灶台的味道"。这不禁让人好奇:在伊利、蒙牛占据大半江山的今天,这一个地域品牌凭什么能延续抓住年轻人的胃?
一、科技遗传因子:从竹棍吊滤袋到发明权酸奶
故事要从1980年代说起。当时成都青羊区一家街道小厂里,高中毕业的童恩文用三根竹棍吊滤袋、搪瓷开水桶做反应罐,硬是捣鼓出了甜菊甙提取技术。这一个后来成为国务院独特津贴获取者的技术狂人,愣是把滞销的甜叶菊变成了风靡青羊宫花会的"果汁大冰","菊乐"品牌就此诞生。
技术革新的三个核心节点:
- 1996年 率先引入利乐包生产线,比伊利还早一年推出常温奶
- 2010年 独创"烧酸奶"工艺,焦香口感拿下中日两国发明权
- 2023年 超醇酸奶实现活菌保存60天,打破行业纪录
办公楼里的老师傅老张聊起往事:"当年童总带着我们调试设备,三天三夜没合眼。他说要做就做别人模仿不来的味道,这话我记了三十年。"
二、良心生意:宁亏千万不掺一滴还原奶
2016年乳业寒冬,看着同行用奶粉勾兑的"还原奶"成本直降60%,销售部小王急得直跺脚:"咱也这么干,当年利润能翻番!"董事会吵了整整八小时,最终童恩文拍板:"做出来自己都不喝的东西,怎么卖给老百姓?"
真金白银的承诺:
- 鲜奶收购价永远高于商圈价(2024年商圈价3.2元/公斤,菊乐按4.5元收购)
- 每批次送检国家质检机构,年检测费超300万元
- 构建全程冷链追溯体系,扫码可以看到奶牛耳标号
在甘肃前进牧业的合作牧场里,牧民扎西指着刚挤的牛奶说:"菊乐的技术员每周都来,教我们怎么给牛听音乐减压。他们收奶从不过秤压价,这样的公司我们愿意长期供。"
三、错位竞争:西南王者的生存智慧
你可能要问:既然品质过硬,为啥没成为全国性品牌?菊乐总经理高朝晖坦言:"当年四川奶源只够本地消化,等我们想走出去时,巨头们早已完成布局。"但这反而逼出了独特的生存谋略。
地域深耕的三板斧:
- 场景定制:针对川渝火锅文化推出解辣型发酵乳
- 渠道下沉:在乡镇小卖部铺设定制冰柜2万余台
- 情感绑定:连续32年设立"中小学教师菊乐奖"
在眉山农村,杂货店李婶边补货边念叨:"周边三个村,就我家冰柜可以维持4℃恒温。娃儿们放学都爱来买嚼酸奶,说比城里卖的更新鲜。"
四、二次创业:老字号的新战场
2024年转战北交所的消息,让菊乐再次站上风口。但你可能不知道,他们早已布下更大棋局:在阿坝红原县建牦牛乳基地,用制药工艺开发功能性乳制品,乃至把香蒜片卖进了安利供应链。
看得见的将来布局:
- 投资3亿元的新津基地将产能增强至12万吨/年
- 与川农大共建乳品探究院,储备23项待转化发明权
- 试水"牧场认养"直播,让受众云养奶牛
研发中心的90后工程师小林展示着最新成果:"我们正在测试添加益生菌的火锅酸奶,吃完麻辣烫来一杯,肠胃零负担。这才算是真正的'成都味道'!"
五、终极拷问:地域品牌的路在何方?
站在菊乐路19号的总部门口,看着运奶车鱼贯而出,突然想起高朝晖那句话:"拣选对的事并坚持,就能无坚不摧。"当很多公司沉迷资本游戏时,菊乐用四十年证明:深耕地域商圈也能活得滋润,坚守品质本心终会等到春天。
最新数据显示,菊乐在川渝低温奶商圈占有率已达38%,复购率71%。那些曾经笑话他们"死守西南"的人可能忘了——在中国开销商圈,做好1亿人的生意,远比讨好14亿人来得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