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刷手机时总可以看到德芙的广告?从超市货架到朋友圈推送,这一个巧克力品牌好像无处不在。但你可能不知道,德芙在中国商圈占有率从2010年的17%涨到今日的34%,其中新闻营销起了核心作用。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看一看他们怎么把广告变成"隐形推手"的。
一、软文不就是打广告吗?德芙玩出了什么花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德芙最早在2009年就开始布局软文了。那会儿大家还觉得在互联网上写文章宣传商品挺新鲜,他们做了件特别聪明的事——把巧克力跟情感绑在一起。例倘使有个传播很广的故事,讲上海白领小李用德芙哄好生气的女友,配上"纵享丝滑"的广告语,阅读量直接破了百万。
这里还有个门道:软文要让人记住商品特性,还不能显得刻意。德芙的文案总能把"丝滑口感"这一个卖点,藏进职场、爱情这些生活场景里。就像去年七夕节他们推的《地铁口的巧克力救援》,讲男生忘带礼物,用兜里的德芙化解尴尬,评论区都在说"学到了应急妙招"。
二、新手也能抄作业的3个经典套路
1. 故事里埋钩子
2014年德芙搞了个大动作,拍了个微电影《年年得福》。表面看是讲海外游子回家过年的故事,实际每帧画面都在展示商品。比如说女主行李箱里塞满巧克力,老家餐桌上摆着德芙礼盒。这片子全网播放超2亿次,当年春节销售额涨了40%。
核心点:
- 情感共鸣>商品露出
- 商品采用场景要自然
- 留个记忆点(比如说德芙特有的金色包装)
2. 让开销者自己当编剧
去年德芙在抖音搞的"丝滑人生挑战赛"是真绝。他们没找明星,而是让开销者拍开箱视频,重点突出撕开包装时"嘶啦"那声。有个宝妈拍孩子第一次吃德芙,小手笨拙地撕包装的萌样,单条视频点赞87万。这种UGC(网民原创内容)比公司自夸可信承度高多了。
操作要点:
- 设计简易易模仿的动作
- 抓住商品独特体验(撕包装的声音)
- 设置奖励机制(德芙当时送全年巧克力)
3. 节日营销四两拨千斤
今年母亲节,德芙在公众号推了篇《我妈的巧克力藏宝图》。文章表面是讲母女亲情,实质上列了10种创意吃法:隔水融化做蘸酱、碾碎拌酸奶...最妙的是结尾的"藏宝图",其实是线下门店的电子优惠券地图。转化率比硬广高出3倍不止。
记住这一个公式:
情感价值+实用技巧+隐藏福利=高转化软文
三、我亲眼见过的翻车教训
不是说软文就是万能的。前年有篇推广文翻车挺典型,标题叫《每天两粒德芙,皮肤嫩得能掐水》。结局被营养师打脸,说巧克力吃多反而伤皮肤。这事儿说明两个雷区:
- 别为了效果夸张事实
- 专业领域要请权威背书
现在德芙学聪明了,去年推新品黑巧时,直接拉上三甲医院营养科主任做科普直播。既讲明晰了可可含量,又顺带种草商品,这才算是高段位操作。
四、这些数据藏着魔鬼细节
看几个你可能不知道的数字:
- 德芙每月产出200+篇软文,但只有30%带品牌logo
- 情感类新闻标题打开率比商品介绍类高68%
- 带食谱教程的内容收藏量是普通文案的5倍
这说明什么?网民更愿意为"有用"或"有趣"的内容买单,而非赤裸裸的广告。就像他们去年秋天推的《救命!我把巧克力做成了火锅底料》,表面是猎奇食谱,实际在展示巧克力耐高温的特性。
现在轮到你了
下次软文写作前,先问自己三个症结:
- 受众看完能记住什么?(别贪多,一个卖点足够)
- 内容里有没有"自来水"传播点?(比如说德芙的撕包装声)
- 网民能得到什么实际价值?(情感满足或实用技巧)
德芙的案例告诉我们,好软文就像巧克力包装纸——既要吸引人去撕开,又不能让对方觉得你在催他买单。说白了就是把广告藏进受众需要的消息里,这一个分寸把握好了,新手也能写出刷屏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