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新闻稿的标准格式
200个字的新闻稿要把握好新闻稿件的要素和特点。一篇完整的新闻稿件必须包括新闻的六要素:即六个“什么”(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什么事件、什么原因、什么结果),把这些要素写完了,要报道的事件才算是完整的。要有新闻性。重点在“新”上,写的内容要新鲜、要新颖、要新意。
正文
20xx年3月9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在管理学科楼报告厅举行了学生干部述职报告演说大会。学院团总支书记孙启老师出席大会,团总支学生会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述职报告大会共四项议程。首先是团总支书记孙老师讲话,孙老师对20xx年9月至今的学生会工作作出了总结,并希望每个部门都要有新的展望和计划、新的作风以及新的改变。
大会的第二项是由团总支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为上学期表现优秀的部门之星颁发奖状。大会的第三项内容是团总支各部部长以及抽签决定的学生会各部部长分别围绕各部门的工作简介、工作总结和工作展望进行述职演说以及答辩。团总支下设两个部门以及学生会下设九个部门的部长分别进行了述职演说及答辩。
各部门的述职演说结束后,大会进行到第四项议程:团总支副书记彭洋洋以及学生会主席团代表孔婷婷发言,他们对各部门的工作表示肯定,并针对各部门的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述职大会的成功举办,旨在总结过去,计划未来,同时团结全院学生干部的凝聚力,激发我院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秉承忠于梦想,脚踏实地的理想信念与工作作风。
一篇完整的新闻稿范文
10月14日晚19点,SIT专项讲座在XX楼208教室圆满结束,XX院副院长亲临讲授。
黎教授从多个方面展开本次讲授,首先他简单地向同学们解释了何为SIT,为何大学面向大学生开始这样一个创新项目。院长强调:“我们不需要具备所有的专业知识,我们要边学边做,自我探索,自我创新,SIT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知识运用潜力、分析解决问题潜力以及团队合作潜力”。
当谈到如何入门SIT项目时,院长说道:“关键在于项目的选取,我们要选取的项目不在于高端,而在于有新意以及可行性,项目的选取还需与教师探讨从而完善构思。”在指导的过程中,教授还举出往届成功的和失败的例子让同学们从中获取经验,吸取教训,以免今后参加的同学误入歧途。在最终为提问环节中,同学们就参加比赛如何选取指导教师提出疑问,教授表示:“只要你有心参加比赛,敢于创新,任何一个湖大的教师都乐意做你的指导教师。”
历经一个多小时讲座顺利结束,同学们都深感受益匪浅。讲座结束后,教授在采访中表示:“我们要培养的不是书呆子,而是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所有的同学都能够参加SIT或者是学科竞赛的途径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潜力和创新潜力。”
如何写一篇新闻稿
新闻稿组成:
分类:告诉读者这篇新闻属于什么性质和类型,是消息、通讯还是评论等。
结构:一篇完整的新闻稿应该要囊括以下关键内容:包括新闻标题、新闻导语、新闻主体、新闻结语和新闻背景一共五个部分。每个部分缺一不可,标题、导语、主题是一篇新闻的主要部分,结语和背景是辅助部分。
标题:读者要通过标题知道新闻的主要信息,所以一个好的标题的特点应该高度概括、引人注意,特别忌讳的就是假大空的新闻标题。
导语: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但是导语不应该太长或者太短。
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的关键所在,这是最考验记者和编辑的部分,如何让新闻的内容呈现出读者最想了解和知道的部分,但是又不至于很啰嗦和复杂。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但是一个好的结语应该能帮助读者总结全文的信息,地位在导语之下。但和导语相似,一定是各活动举行的核心意义。可以引用某位领导的精彩讲话,突出活动主题意义。也可以直接说明本次活动优哪些特别的意义和积极的影响。
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电头:
电头——指电讯稿件播发的新闻单位、地点、时间地说明,也有只说明新闻单位和时间。用电发往外地称“电”,稿件发给当地的称“讯”。
电头,又叫做“消息头”,是消息体裁的外在标志。它是用来表示稿件发出的单位、地点以及时间地。新闻通讯社主要以“电报电传电话”等方式发稿,所以通讯社的稿件常常以“××社××地×月×日电”作为电头。
“本报讯”“本台讯”则是为了表明这篇稿件是自己的记者或者通讯员的作品,如果是外埠采访也必须注明发稿的地点时间,可以写成本台××地×月×日专电。
如果是学生新闻就要包括发布新闻的单位,一般是校级或院级新闻社、通讯社或者电视台社团级的新闻组、媒体中心的,有不同的称呼和说法。
扩展资料:
六要素:包括:“五个W”: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一个H”:How(如何),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明确六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三大作用:
第一,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
第二,有助于记者迅速的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
第三,有助于明了新闻体裁的要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