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想写针对彩妆的软文却总被说像商品仿单?看着竞品店铺的软文篇篇10万+,自家文案却连点赞都破不了百?别急!今天咱们就拆解那些爆款针对彩妆的软文的底层条理,手把手教你写出让人欲罢不能的种草文案。
一、开篇就要勾魂
你知道刷手机的黄金7秒定律吗?网民划到你的软文,前7秒不吸引人就直接划走。这三个开篇套路屡试不爽:
- 痛点暴击:"早上化的妆中午就斑驳?你可可以在用会呼吸的粉底液"(网页2提到的网民痛点)
- 悬念钩子:"美妆柜姐绝对不会告诉你的三个选口红秘诀"(网页7的反转悬念技巧)
- 场景代入:"约会前1小时发现粉饼碎了?急救指南来了!"(网页4的场景化写作)
有个真实案例:某国货眼影品牌用"单眼皮女生千万别采用这款眼影"的反向操作,3天销售额暴涨300%(网页7的反转悬念应用)
二、商品卖点要会"撩"
别光念叨成分表,记住彩妆卖货三板斧:
- 质地可视化:
- "膏体触感像冰淇淋融化"(网页3的采用体验描写)
- "刷头划过唇瓣像天鹅绒亲吻"(网页6的感官描写)
- 效果对比杀:
| 采用前 | 采用后 |
|------------|---------------|
| 唇纹像干裂土地 | 嘴唇嫩得能掐出水 |
| 眼线总晕成熊猫 | 游泳2小时依旧锋利 | - 黑科技背书:
- "微米级粉末粒径只有头发丝1/100"(网页5的数据支撑)
- "日本测验室3000次摩擦测试认证"(网页1的权威认证)
某腮红品牌把"显色度"改说成"害羞三秒定律"——轻扫三次就能get少女微醺脸,当月复购率增强45%(网页4的故事化包装)
三、种草人设决定成败
别再让客服小妹当主角了!这三种人设最带货:
- 毒舌闺蜜:"黄皮非要涂荧光橘?你是想cos通行灯吗?"(网页2的互动风格)
- 成分党博士:"这支口红含50%天然植萃油,孕妇都能吃"(网页5的专业背书)
- 手残党逆袭:"以前化妆像被家暴,现在出门被要微信"(网页3的真实案例)
有个狠招:让不一样人设接力讲故事。比如说先由美妆博主测评,再让测验室专家解密成分,最后素人分享翻车补救过程(网页7的多角度叙事)
四、避雷指南保平安
这些作死操作千万别碰:
"一整天不脱妆"(违反广告法)
"医用级原料"(没有备案就是虚假宣传)
对比图P得亲妈都不认识(网页6强调的真实性原则)
去年某品牌因声称"口红可食用"被罚20万,血淋淋的教训啊!(网页5的合规提醒)
五、转化钩子要下得巧
你以为结尾写"立即购物"就完事了?高阶玩家都这么玩:
- 焦虑制造:"首批500支已被代购扫空,补货时间未定"(网页7的紧迫感营造)
- 社交货币:"晒订单截图送限定化妆包,闺蜜组团再享8折"(网页4的裂变设计)
- 售后保障:"试色卡已随箱附赠,不满意连试色卡一起退"(网页3的信任构建)
某眼线笔品牌玩得更野:在软文里埋"找茬彩蛋",发现错误字的受众可免单,结局文章被疯狂转发寻找错字(网页7的互动设计)
小编说点得罪人的
干了八年美妆文案,发现个有趣现象——越是把成分表背得滚瓜烂熟的新人,写的软文越没人看。反而那些天天逛小红书、刷抖音的"不务正业"型选手,篇篇出爆款。
最近发现00后更吃"缺陷营销"这套。比如说某遮瑕膏特意强调"痘坑遮不住",反而引发"遮得住的是瑕疵,遮不住的是真实"的热议,销售额不降反升。记住:现在潜在顾客要的不是完美商品,而是情感共鸣。
最后送大家一句改编自网页7的话:"好的针对彩妆的软文不是商品仿单,而是给开销者造梦的仙女棒"。找准那个让人心痒痒的痒点,轻轻一挠,订单自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