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河南有个地方,能把煤炭黑变成文旅金吗?
去年刷短视频时偶然刷到个航拍——云雾缭绕的尧山日出配上《河南STYLE》BGM,点赞居然破50万。点开评论区,满屏都是"求定位""周末就去"的留言。这才惊觉,平顶山的互联网推广正在闷声干大事。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说说,这座转型中的城市怎么用软文玩转流量。
第一关:找准平顶山的"记忆点"
为啥你的推广总像撒胡椒面?
见过不少本地账号,今天推矿山公园,明天发胡辣汤教程,结局粉丝记不住任何特色。反观"悦读平顶山"公众号,抓住"成语将军"冯异这一个冷学识做文章,单篇转载量破百。这里藏着三个诀窍:
- 挖冷门:叶县县衙甩出的5个成语名片,让网友争相打卡石碑
- 造反差:把元结包装成"弯道超车典范",让古人也有职场人设
- 做集成:把汝瓷、金镶玉等非遗打包成"鹰城宝藏图鉴"
新手避坑指南
常规操作 | 高阶玩法 | |
---|---|---|
选题方向 | 泛泛介绍景点 | 深挖"苏东坡与3位王女士"这一类故事 |
内容样式 | 九宫格风景照 | 像胡兵那样用《平顶山十二时辰》玩转延时摄影 |
传播节奏 | 日更求量 | 每周双更保证品质,105篇原创斩获1500万+阅读 |
第二关:选对平台比写10篇稿都重要
抖音和小红书该押哪个宝?
去年应滨书苑的寒假直播给出答案——大学生张力文两场带票5万张,核心在平台特性把握:
- 抖音:适合15秒爆点(尧山云海+卡点音乐)
- 小红书:攻略笔记带定位,如"叶县县衙拍照机位大全"
- 依靠微信公众平台:深挖文化,像"悦读平顶山"的AI生成古人画像
流量密钥实测
- 带#豫见美好 话题的内容播放量增强300%
- 植入方言梗的短视频完播率高出普通版2倍
- 凌晨5点发的日出视频更加容易冲热门
第三关:内容组装就像搭乐高
怎样把硬核矿史变网红素材?
见过最妙的操作是给诸葛亮安"8年平顶山体验卡",史实考证变穿越剧。具体拆解:
- 故事线:用"张良姜保卫战"带出土特产
- 互动钩:让网友投票选"最想穿越见的鹰城古人"
- 彩蛋:文末藏VR全景入口,点击量暴增70%
必备器械包
- 航拍设备:拍出《这座城:平顶山》电影感
- 方言字幕:加强本土亲切感
- 热点日历:春节推民俗,暑假推漂流
第四关:数据会说真话
阅读量高就算成功?太天真!
某文旅账号曾踩过大坑——10万+阅读只带来23个咨询。后来学聪明了:
- 核心指标:POI定位点击量、私信问路数、门票核销率
- 优化案例:在《应滨书苑参观指南》文末加"预约通道",留资转化增强48%
- 避雷提示:慎用"最美""第一"等绝对化用词,某景区故此被限流
独家洞察:将来三年这么玩
最近监测到个有趣现象:带AR导航功能的推广文,网民停留时长暴涨4倍。结合平顶山实际,这三个方向值得关注:
- 虚实结合:扫描古建二维码召唤虚拟导游
- AI共创:用GPT生成"假使李白来平顶山"游记
- 内容众筹:邀请游客共创《百人眼中的鹰城》图册
最后说个大实话:见过太多城市推广死磕"高大上",其实像"悦读平顶山"那样,把元结和冯异打造成网红人设,用年轻语态讲老故事,才算是真本事。毕竟现在网友就爱看古人"乘风破浪",文物"参加电影节"这种反差萌。记住,推广城市不是拍宣传片,而是造一场全民介入的沉浸式剧本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