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夏装咋就一件不剩了?”
哎,你发现没?最近逛街总可以看到"夏装售罄"的告示牌。上周路过老城区的服饰店,老板娘正扯着嗓子跟开销者解释:"真不是搞饥饿营销,这批碎花裙三天就抢空了!"说真的,这种情况搁谁都得懵——衣服卖完了还需要发广告?这不是自断财路吗?
为啥卖断货反而要发软文价钱?
去年有个做直播的朋友就栽过跟头。她家短袖T恤爆单后直接停播半个月,结局粉丝量哗哗掉。后来才明白,清空库存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流量的起点。这里头藏着三个门道:
- 制造稀缺记忆:让买家记住"这家店容易断货"的印象
- 铺垫秋季新品:就像吃完麻辣火锅总要来碗冰粉
- 筛选忠实顾客:急着问补货的人就是你的精准客群
有个杭州女装品牌做过测试,售罄后延续发软文价钱的店铺,秋装预售量比沉默的店铺高出41%,这就很明显可以解释这一个症结了。
手把手教你写售罄通告
核心症结:怎么把"没货了"说得让人更想要?
上个月帮朋友店铺写的通告,三天带来200+个登记补货的顾客。核心是把这五个要素揉碎了写:
热度计对比法
"上周三气温飙到38℃时,仓库最后10件冰丝裤被五位开销者同时下单"
(具体时间+极端天气+抢购场景)
可视化库存
"这批连衣裙的寿命:6月1日上架→6月7日S码告急→6月15日全线飘红"
(用时间轴代替干巴巴的售罄通知)
意外彩蛋植入
"没抢到蓝色衬衫的开销者王女士,您落在试衣间的丝巾我们保管着"
(软性提醒店铺到店客流旺)
后悔药预售
"登记手机尾号单数的开销者,秋装首发日可兑换防晒冰袖"
(给没买到的人留个念想)
物料循环提示
"剪标的瑕疵品已改造成收纳包,明天开始赠送给满额顾客"
(展示清仓彻底性)
同行操作对比表
初级选手 | 高阶玩家 |
---|---|
"夏装全部售罄" | "最后三件被双胞胎同时选中" |
"感谢开销者支撑" | "整理仓库发现压在箱底的孤品" |
直接下架商品图 | 晒出空衣架和待扔的包装袋 |
嘉兴有家实体店更绝,把卖空的货架改造成"遗憾墙",让开销者贴便签写下没买到的款式,结局收集到170多条真实要求,比市调报告还管用。
断货期千万别踩的坑
见过最离谱的操作,是某网店老板在商品页挂公告:"反正你们手速慢怪谁"。这种赌气式公告,直接致使店铺评分从4.9掉到4.3。说几个新手容易犯的错:
- 急着上秋装(开销者还没从夏季模式切换过来)
- 删除所有夏装链接(断了自己后路)
- 用虚假库存忽悠人(显示有货却说调货中)
- 忘记给员工统一话术(十个客服九个说法)
有个反面教材:广州某服饰厂去年清仓后,把夏装页面全删了,结局九月份突然回暖,眼睁睁看着别家卖反季单品赚得盆满钵满。
库存真空期怎么留住客人?
这可不是我瞎说,真见过卖空气的——有家童装店搞了个"等货盲盒",88元预定未知款式,结局300个库存两天订光。这里头门道可多了:
旧款新玩法
把去年的库存吊牌剪下来,做成限量版书签随秋装赠送,成本不到三毛钱,但晒单率涨了60%
反向定制
让开销者投票决定要不要复刻某款,杭州有家店靠这招收集到500+真实要求,工厂直接照着下单
场景迁移
"这件真丝衬衫在空调房当防晒外套更合适"(引导潜在顾客开发新用法)
本人观点时间
干了八年服饰文案,越来越觉得售罄才算是非常好的广告。但千万别把这事当终点,那些着急忙慌关夏装页面的人,根本不知道他们错过了什么。下次看见自家仓库空荡荡的时候,先别急着松口气,赶紧打开电脑把开销者的"意难平"变成秋装的"万人迷",这才算是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