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隔壁餐馆国庆预定爆满,你的店里却闹哄哄?去年中秋节屯的月饼礼盒到今日还没卖完?别慌!干了八年餐饮的老张,手把手教你避开节日营销的坑。先问个实在的——你知道为什么同样的节日,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却赔得底朝天吗?
第一个坑:备货太多怕过期,太少又不够卖怎么办?
哎,这里还有个重点要划出来:千万别看着日历订食材!去年我们店对面的火锅店,国庆前屯了200斤羊肉,结局天天30度高温,最后半价处理都没人要。记住这三个数:
- 查看去年同期的外卖平台销售数据(美团后台都有记录)
- 统计已接到的预订桌数×1.5倍(比如说订了20桌就备30桌的量)
- 准备5%的应急备用金(临时补货用)
举一个真实例子:去年中秋,我们依循美团数据发现「蟹粉小笼包」搜索量涨了120%,临时跟供应商谈成「卖不完包退」,结局这道菜贡献了当月35%的营业额。
第二个坑:菜单设计怎么既显档次又不贵?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照搬年夜饭套餐。你想一想啊,现在年轻人聚餐最怕什么?拣选艰难症!我们试过个妙招:把十人套餐拆成「3+3+4」模式:
- 3道必点招牌菜(比如说你们店的镇店之宝)
- 3道时令限定菜(大闸蟹、桂花糕这些)
- 4道自选菜系(川湘粤任选)
黄金法则:套餐里必须有3道点击率超60%的招牌菜。像我们店的「秘制红烧肉」,单这一道菜就能带动套餐70%的转化率。对了,菜单上记得加句「本店可免费拍摄全家福」,这一个小心机让顾客发朋友圈的概率直接翻倍。
第三个坑:装修氛围砸钱多还没效果?
千万别学那个网红店搞什么「月球表面装修」,中秋节当天被投诉灯光太暗看不清菜。教你个省钱又出效果的秘诀——用气味造氛围!测验证明:
- 桂花香能让客单价增强18%
- 刚出炉的面包香使停留时间延长23分钟
- 淡淡的普洱茶味增强翻台率15%
具体如何做呢?在门口放个智能香薰机,设置成每半小时自动喷洒10秒。记住要选食品级香精,别整得跟寺庙似的。去年国庆我们试了这一个方法,大众点评上的「境况舒适度」评分涨了0.8分。
第四个坑:促销活动总像在自嗨?
发传单、搞满减这些老套路早就不灵了!说个真实案例:有家饺子馆在中秋节搞「带爷爷奶奶吃饭打5折」,结局年轻群体反而加强了40%。核心点在于找到节日的情感连接点:
- 国庆主打「异乡人聚餐计划」
- 中秋强调「代寄家书服侍」
- 双节叠加时推「赏月包厢预定」
留意啊!千万别碰「爱国营销」,去年有家店出于「开销满100元送小国旗」被举报罚款。稳妥的做法是联合周边商家搞「开销集章换月饼」,既能引流又不踩红线。
第五个坑:线上推广钱花了不少,效果却看不见?
你知道现在年轻人怎么找餐厅吗?48%的人会先在抖音搜「城市名+节日套餐」!但别急着投广告,先做这三件事:
- 把门店定位改成「国庆中秋限定套餐」
- 拍15秒的「菜品制作过程」短视频(记得露出日历)
- 鼓励员工用个人号发「工作花絮」
有个数据你可能不知道:带「#中秋不将就」话题的视频,播放量比普通美食视频高3倍。我们店去年试水抖音直播备菜过程,结局388元/位的套餐卖出去97份,核心是零推广费!
做了这么多年餐饮,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节日期间生意非常好的,往往不是菜品最精致的店。那些能把「团圆的热闹感」和「吃饭的仪式感」结合起来的餐馆,就算土豆丝切得粗细不均,照样天天排队。其实做节日餐饮最怕的就是跟风,找到适合自己店铺的节奏才算是核心。就像老话说的,别人放鞭炮的时候你别急着点火,先看一看自己手里拿的是爆竹还是信号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