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按电梯按钮的时候,有没有突然心里一紧?中午在食堂吃饭,真的放心摘下口罩吗?咱们园区每天人来人往的,到底怎么消毒才算到位?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这一个和每个人都非亲非故的防疫消毒那些事。


一、消毒水随便喷喷就行?大错特错!

上周我去朋友公司取文件,正赶上保洁阿姨在消毒。只见她拎着个蓝色喷雾桶,面朝走廊"滋啦滋啦"随便喷两下就算完事。我赶紧拉住她问:"阿姨您这消毒液配比是多少?"阿姨一脸茫然:"经理让倒半瓶盖,我就倒呗。"(这里要提醒大家,消毒液浓度不够等于白忙活,浓度过高又伤身体)

科学配比记住这三个数:

  • 含氯消毒片:1片+500ml清水(相当于矿泉水瓶)
  • 75%酒精:直接采用别兑水
  • 季铵盐类:按瓶身说明稀释(不一样品牌差异大)

二、重点地域消毒地图,你家园区漏了几处?

上个月某科技园出现聚集性疫情,追查发现传染源居然是茶水间的咖啡机按键。许多鬼不觉道,这些地方最容易藏污纳垢:

高频接触点TOP5:

  1. 指纹考勤机(每天被按200+次)
  2. 门把手旋转部位(缝隙最易残留病毒)
  3. 会议室投影仪遥控器(传着传着就忘了消毒)
  4. 卫生间冲水按钮(80%的人按完直接开门)
  5. 共享打印机触屏(纸张传递也有风险)

我们园区自从做了"接触点可视化"改造,给所有重点部位贴了荧光标记,保洁阿姨消毒时用紫外线灯一照,没喷到的地方立马现形,漏消率直降60%。


三、消毒时间有注重!这三个时段最核心

早上九点上班前消毒?可能已经晚了!利用空气采样仪监测发现,这三个时段微生物浓度最高:

  1. 早高峰后1小时(8:30-9:30):人员集中进入带进外界污染物
  2. 午休结束前半小时(13:00-13:30):外卖快递集中送达时段
  3. 下班后2小时内(18:00-20:00):空调体系停止运行,空气流通变差

我们办公楼现在采用"错峰消毒法",在电梯里贴了消毒时间表。比如说1号电梯7:45消毒,2号电梯8:00消毒,这样既不影响采用,又可以保证消毒效果。


四、选对器械效率翻倍,这些神器你见过吗?

传统的人工喷洒既费时又费料,现在很多园区开始用上高科技:

  1. 雾化消毒机器人:能自主规划路线,1小时搞定3000㎡
  2. 紫外线消毒车:针对会议室等密闭空间,30分钟杀菌率99%
  3. 智能消毒柜:对流转的印章、U盘实时消毒
  4. 抗菌涂层喷雾:在门把手上喷一次,抑菌效果延续7天

不过要提醒各位,某园区去年花大价钱买的进口消毒设备,出于操作繁琐根本没人会采用,最后成了摆设。选设备需要考虑实用性!


五、员工最反感的三种消毒操作,你中招没?

最近在园区做了个问卷调查,发现这些做法最让人皱眉:

  1. 上班时间突然面朝工位喷消毒水(头发衣服都被喷湿)
  2. 用刺激性强的消毒剂却不提前通风(眼睛被熏得流泪)
  3. 消毒记录表挂在2米高的墙上(根本看不清填写内容)

现在聪明点的物业都改成"预约消毒"模式,像我们楼层的保洁大姐,每次来消毒前都会在群里发个表情包:"亲们,10分钟后到3区消毒,要暂时离开的举一个手~"


本人观点时间

干了三年园区防疫管理,我最深的体会是:消毒工作就像谈恋爱,光有热情不够,得懂方法知冷暖。见过太多园区要么用力过猛,一天消毒八遍搞得胆战心惊;要么草草了事,做做样子应付检查。其实把握好"科学、适度、人性化"这三个核心词,防疫消毒完全可以做得既专业又暖心。

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话:下次看到保洁人员在做消毒,别捂着鼻子躲老远。给他们个微笑,说声谢谢,比啥消毒水都让人心里冷飕飕的。毕竟这防疫大事儿,靠的是咱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配合,您说是不是这一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