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刷到过那种让大家看了就想订票的兴平旅游推文?为啥别人的软文阅读欣赏量破万,你的却杳无音信?别慌!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保准你看完就能写出让景区领导竖大拇指的文案!
选题别踩坑!兴平特色得这么挖
"写来写去都是茂陵、马嵬驿,还能整出啥新花样?"
这话问到点子上了!咱兴平可是汉唐文化扛把子,但光说史实就输了。试试这三招:
- 活史实:茂陵的千年石刻不是凉飕飕的石头,是"会说话的文物"
- 烟火气:马嵬驿凌晨三点打烊的肉夹馍摊,藏着本地人才懂的暗号
- 反差萌:渭河边的00后船工,能把《长恨歌》改编成陕西方言RAP
个人觉得,写兴平软文不能光说风景好,得抓住"活"的史实。比如说茂陵的千年石刻,比干巴巴的形容词更具有说服力。
标题党有注重!这几个公式闭眼抄
"怎么写标题才不像是景区通告?"
记住!标题不是工作总结,是钓竿上的鱼饵!对比看一看:
普通版 | 黄金版 |
---|---|
"兴平旅游攻略" | "在茂陵摸到汉武帝的铠甲是啥感觉?守陵大爷差点没收我手机" |
"兴平美食推荐" | "马嵬驿卖凉粉的大姐教我:吃醪糟要配这一个动作才正宗" |
划重点:标题里必须埋"钩子"!要么是禁忌,要么是本地人暗语,再不济也得有个活生生的人物。
正文要带导航!跟着五感走准没错
"怎么把云云馍写出屏幕外的香味?"
试试这一个写法:"刚出锅的云云馍烫得左手换右手,麦香混着菜籽油味儿直往鼻子里钻,咬下去的咔嚓声吓得树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走——你品,你细品,这是不是比你妈喊你回家吃饭还馋人?"
必杀技:视觉+听觉+嗅觉三管齐下,比你写十句"酥脆可口"都好使。
自黑式安利最圈粉!这些坑我替你踩了
"全说好话受众为啥不买账?"
现在的网友精着呢!学学这一个避雷写法:
- 别穿汉服逛茂陵!下午两点的日头可以让你妆花成兵马俑
- 慎买景区银饰!本地老匠人悄悄说真货要认"三弯月"暗纹
- 带够零钱坐驴车!有些沟沟坎坎扫码支付能急死驴
亲测有效:上次写"兴平十大防坑指南",评论区炸出二十多个本地人补充。
金句模板直接套!新手也能写出质感
"文化底蕴怎么写得不像是教科书?"
抄走这一个对比:
- 普通版:"黄山宫是道教圣地"
- 升级版:"在黄山宫摸到那棵唐玄宗手植的歪脖子树,突然理解杨贵妃为啥宁可吃荔枝也不当女道士"
记住咯!文化不是名词解释,是活人跟古物的化学反应。
发布渠道别抓瞎!这几个平台最对味
"写完软文往哪扔?"
看准平台特性再出手:
- 抖音快手:重点拍油泼辣子的"刺啦"声+大爷的皱纹特写
- 小红书:突出"汉武帝同款打卡机位"+"闺蜜互拍显瘦角度"
- 公众号:深挖"守陵人三代秘闻"这一类深度故事
血泪教训:千万别在知乎问"兴平值不值得去",那帮考据党能给你扒到西汉去。
本人观点时间
在兴平跑了五年旅游线,最大的感悟就两条:
- 别把游客当傻子:现在的网友人均列文虎克,你夸茂陵的石刻"宛在目前",人家就要放大看雕刻刀痕
- 缺点就是记忆点:上次写渭河游船"手机没信号",反而吸引了一帮想玩失踪的白领
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好的文案不是坐在办公室憋出来的。上周我在马嵬驿厕所排队时,听到扫地阿姨跟人唠"杨贵妃其实是个大胃王",这不比百度百科香?下回去景区,记得带包瓜子找人唠嗑,保准你挖到独家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