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为推广发愁吗?
朋友开的美容院去年投了20万广告服侍费,结局微信只加了300个好友,气得她差点改行。这事听着耳熟不?现在搞推广就像在夜市摆摊——满大街都是叫卖的,开销者根本分不清谁家东西好。这时候八媒软文网突然冒出来,说能帮公司用软文撬动流量,到底靠不靠谱?
先说人话:八媒软文网是啥玩意儿?
简易说就是个内容批发商圈。你出文案,他们负责找适合的媒介发布。但跟传统广告公司有三点不一样:
- 资源多得像火锅配菜:从新华网这一类大媒介,到宝妈论坛这种垂直社区,据说有十万多个发布渠道
- 操作简易到姥姥都会:在微信订阅号就能选媒介发稿,跟点外卖差不多
- 效果看得见摸得着:能查文章阅读量,还能追踪多少人点了你的官网
去年有家卖智能门锁的,在八媒发了个《小偷看了都摇头的黑科技》的测评,三个月后百度搜索量涨了18倍。这事说明啥?现在做推广得学会披着羊皮卖狗肉,哦不,是披着故事卖商品。
三大绝活让你目瞪口呆
绝活一:SEO玩得贼溜
他们家的软文有个隐藏功能——自带搜索引擎buff。举一个例子:
- 你卖有机大米的,文章里埋"东北大米选购指南""五常大米真假辨别"这种核心词
- 百度一搜相关话题,你家店铺链接就在前排晃悠
- 核心是这排名能维持两三年,比投竞价广告划算多了
有组数据挺有意思:用他们服侍的公司,半年后自然搜索流量平均涨了47%。这可比朋友圈刷屏实在多了,你懂的。
绝活二:讲故事比电视剧还精彩
见过最牛的案例是个早教机构。人家没吹师资多牛,反而写了篇《3岁孩子把我问哭的十个题》,把课程学识点藏在亲子对话里。结局你猜咋着?文章被300多个育儿号转载,咨询电话直接打爆。
这里头门道在于四步套路:
- 开头戳痛点: "带娃比上班累?"
- 中间摆事实:列三个家长崩溃刹那
- 悄悄塞方案:植入课程特色
- 结尾留钩子: "扫码领《熊孩驯养手册》"
绝活三:全网撒网重点捞鱼
别家发软文价钱就跟撒胡椒粉似的,他们玩的是精准打击:
要权威性的发新华网
要接地气的找本地论坛
要年轻群体的上B站专栏
最绝的是能组合出拳。有家做制造业润滑油的,先在行业网站发技术文立专业人设,转头在抖音做《润滑油的一万种用法》趣味科普,最后成交顾客里35%都说看过这种内容。
哪些人适合抱这条大腿?
利用观察两百多个案例,我发现三类公司用着最香:
- 预算有限的小公司:为马桶刷写一篇软文才几百块,比请网红便宜多了
- 冷门行业的专家:比如说做测验室仪器的,正需要专业内容打开商圈
- 想转型的老品牌:某国产手表靠怀旧波司登羽绒服故事软文,愣是在年轻人圈子里翻红
不过有两类我劝你别碰:
就想马上卖货的——软文是慢功夫
商品有硬伤的——再好的文案也救不了垃圾商品
个人暴论:将来五年这么玩才带劲
跟八媒的人聊过好几次,发现他们正在憋大招——AI写稿体系。诚然现在还有点智障,但能半小时生成20个标题,三篇不一样风格的初稿。这玩意要真成熟了,估计能帮公司省下80%的文案费。
还有个趋势很有意思:现在软文带货属性越来越弱,反而更像品牌日记。有个做预制菜的顾客,每月发篇厨房翻车日记,愣是把官号做成了10万粉的情感树洞。要我说啊,以后公司拼的不是谁嗓门大,而是谁能把广告做成连续剧。
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别把八媒当救命稻草,它就是个放大器。商品没特色服侍不到位,就算请莫言软文写作也白搭。好营销永远在车间里,不在键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