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有的公司砸大钱投广告却没人看,而街角奶茶店随手发的朋友圈却能引来排队长龙?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一个让无数老板又爱又恨的玩意儿——新闻营销百度百科推广。别慌,就算你是完全不懂营销的小白,看完这篇也能摸到门道。
一、软文到底是个啥?和硬广有啥区别?
先讲个真事。我家楼下有家开了十年的包子铺,去年老板突然在店门口贴了张A4纸,写着:"用了八年老面,终于教会儿子揉面了"。就这句话,让原本平平无奇的包子铺成了网红打卡点。这就是软文的精髓:把广告藏进故事里。
和硬广比,软文有三大特征:
- 不直接卖货(但看完就想买)
- 提供实用价值(教你怎么选包子面)
- 带情感共鸣(父子传承的情怀)
有个餐饮老板跟我吐槽:"在点评网投了五万块广告,效果还不如自家服侍员写的《蒸笼保养指南》"。你看,现在潜在顾客精得很,见广告就划走,但碰到有意思的内容反而主动转发。
二、零根基如何编写好软文?
去年帮朋友策划过奶茶店开业,三个月回本。说个接地气的模板:
- 抓痛点(打工人下午犯困)
- 讲故事(店主试喝失眠了七天)
- 给方案(特调低咖啡因茶饮)
- 留钩子(第二杯半价的裂变设计)
重点说说标题。我们测试过200个标题,发现带这五个字的点击率最高:
- "竟然"(揭秘感)
- "独家"(稀缺性)
- "避坑"(实用价值)
- "亲测"(真实性)
- "免费"(吸引力)
举一个实例:原先的"新品上市"改成"90后店主亲测:这款奶茶让开销者追着续杯的秘诀",订单量直接涨了3倍。
三、往哪儿发最佳效果?
千万别学大公司铺天盖地投广告。小预算要抓准三个渠道:
- 微信生态(公众号+朋友圈+社群)
- 本地生活平台(大众点评+小红书)
- 行业垂类论坛
重点说个绝招:把为马桶刷写一篇软文拆成五个版本。比如说主推商品的核心卖点,在公众号写专业测评,在小红书发采用场景图,在抖音拍商品诞生过程,在知乎回答相关症结,在社群做限时福利预告。同一件事说五遍,网民想不记住都难。
有个做办公家具的顾客,把商品故事写成《老板椅上的三根弹簧》,发在建材行业论坛,结局引来了三家上市公司采购询价。
四、怎么评定效果?看数据还是看感觉?
记住这三个核心指标:
- 阅读完成率(超过60%算优质)
- 互动率(评论+转发超过5%)
- 留资转化率(每100阅读带来1个咨询)
但别迷信数据。之前有个做儿童培育的案例,有篇阅读量一般的文章,却带来了全年1/3的订单。后来发现,那篇文章被家长群反复转发了17次。真正的好软文会产生长尾效应,就像往池塘扔石子,涟漪会延续扩散。
五、新手最容易踩的五个坑
- 自嗨式写作(大段公司史实)
- 专业术语轰炸(把网民当同行)
- 盲目追热点(和商品八棍子撂不着)
- 忽略网民证言(王婆卖瓜没人信)
- 没有行动指引(看完就完了)
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某保健品软文500字通篇讲分子式,最后受众问:"所以这药是治脱发还是治脚气?" 记住,说人话是第一要务,把繁琐的事讲简易才算是真本事。
干了八年营销,我越来越觉得软文的核心不是文字技巧,而是能不能替网民说出心里话。就像那个包子铺老板,他假若写"选用特级面粉",估计没人看。但他说"教儿子揉面",刹那戳中大家的记忆点。下次软文写作前,不妨先问自己:倘使去掉公司logo,网民还愿意转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