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常常看着别人家的商品介绍眼馋,自己动手写却像挤牙膏?别慌!今儿咱就唠唠这一个事儿。前两天有个朋友问我:"为啥我写的空气炸锅文案,看着就像仿单?" 这话可问到点子上了!
商品描述到底在描述啥?
大多数人以为就是把参数列明晰,其实大错特错!去年有个爆款保温杯的例子特有意思:A店写"304不锈钢,保热12小时",B店写"早上灌的热咖啡,加班到深夜还是烫嘴的倔强"。结局B店销售额翻了3倍!记住咯,商品描述不是报参数,是讲人话!
为啥网民总说看不懂我的商品介绍?
这儿有个通病:专业术语满天飞!就说智能手环吧,"搭载PPG光电心率传感器"这种话,普通人听着跟听天书似的。改成"半夜心跳加快立马提醒,比男朋友还贴心"是不是接地气多了?划重点:把技术参数翻译成人间烟火!
新手常踩的三大坑
- 自嗨式写法:"本商品采用尖端科技"(网民OS:所以呢?)
- 仿单复读机:"长按3秒开机"(网民OS:这用你说?)
- 假大空套餐:"尊贵体验,奢华享受"(网民OS:具体能干啥?)
对比下高手咋写的:
"早上慌慌张张出门,这一个充电宝往包里一塞就行"(化解场景痛点)
"连我妈都能三分钟搞定的操作界面"(打消采用顾虑)
"买一得五:主机+替换头+收纳包+教程+终身维修"(突出附加价值)
黄金公式大放送
这里还有个万能模板,照着套准没错:
痛点场景+商品解救+具体好处+意外惊喜
举一个栗子!卖儿童书包可以这样写:
"每次接娃都像搬家?(痛点)
这款书包自带分区整理体系(解救)
雨伞水杯作业本各就各位(好处)
隐藏定位芯片还能防丢(惊喜)"
好的文案必备的三大要素
- 看得见:多采用"省下2小时"、"多睡10分钟"这种具体数字
- 摸得着:"仿羊绒手感"比"优质面料"实在多了
- 想得到:"闺蜜聚会必备"比"适合多种场景"更具有画面感
拿最近火遍全网的破壁机举例:
普通版:"8叶精钢刀头,3层破壁架构"
高手版:"连鱼骨头都能打成奶白色,这功力绝了!"
改稿实战教化
原稿:"智能台灯,护眼模式,多档调节"
咱来给它动个手术:
第一步加场景:"写作业到半夜的初中生"
第二步添痛点:"眼睛酸得直流泪"
第三步上方案:"这一个台灯会自己调节光线"
第四步造画面:"就像给眼睛盖了层薄纱被"
成品出炉:"家里娃写作业到半夜眼睛发酸?这一个会变魔术的台灯,光线自动调节得跟月光似的温柔!"
网民到底在为什么买单
这事儿特有意思!卖拖把的发现,顾客其实买的是"不用跪着擦地"的尊严。卖婴儿湿巾的,顾客真正需要的是"带娃出门不尴尬"的体面。故此啊,商品描述的实质是帮网民说心里话!
有次逛商场看到个经典案例:
普通吹风机:"2200W大功率速干"
高端吹风机:"早上能多睡15分钟的秘诀"
你看一看,这就叫level差距!
避雷指南请收好
千万别犯这些低级错误:
吹牛不打草稿:"刹那美白"(当网民傻子呢?)
贪多嚼不烂:"适合所有人群"(说了等于没说)
闭门造车:"我们觉得很好"(关网民啥事?)
正确姿势看这里:
"实测连续采用28天,痘印淡了1个色号"
"手残党福音,三步画出专业眉形"
"300位宝妈亲测好用的哄睡神器"
写着写着突然想起个事儿,去年帮人改过一款颈椎按摩仪的文案。原稿全是"微电流脉冲"、"3D揉捏技术",改完变成"像请了位盲人按摩师回家,还是24小时待命那种"。结局当月咨询量暴增!故此啊,商品描述这事儿,说到底就是替商品说人话,帮网民造美梦。记住了,好的文案不在辞藻多华丽,而在能不能让开销者一拍大腿:"这说的不就是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