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帮顾客改了个标题,阅读量直接翻了五倍!"在茶水间听见文案总监老王吹牛时,我差点把咖啡泼在键盘上。你可能不知道,90%的新手写手栽在标题上,就像去年某大V用《惊天秘密!这一个成分致癌》做标题,结局被扒出是普通维生素C片,评论区直接炸锅。今天就带你看透那些坑死人不偿命的标题套路。


一、虚假吹牛型:牛皮吹破的惨案现场

案例1:《刘涛老公再欠20亿?深夜溃回应离婚》
点进去发现是网友爆料,当事人根本没承认。这种标题就像路边"最后三天清仓"的招牌,挂半年都不带换的。

翻车三要素

  1. 数据造假:随便编个天文数字博眼球
  2. 虚构情节:把猜测写成板上钉钉的事实
  3. 滥用权威:动不动就"专家证实""央视曝光"

看一看撰改前后的对比:

原标题(×)优化版(√)
《30元买小米手机!手慢无》《二手小米机成本揭秘:几块翻新机你敢买?》
《女教师穿人体器官服上课哭学生》《生物老师创意教化:人体型服激发课堂活力》

这种标题就像方便面包装——图片仅供参考,实物请以实物为准。


二、披着虎皮扮山君型:标题与内容玩分居

案例2:《2023退休新规》点开是养生鸡汤
上周朋友转发给我这一个标题,结局内容教你"多跳广场舞少管闲事",气得他差点摔手机。

这一类标题的经典套路

  1. 核心词碰瓷:蹭政令热点词汇
  2. 图文分离:封面用明星图,内容讲商品
  3. 偷换概念:把行业剖析包装成内幕爆料

最绝的是某篇《贾静雯看起来可真年轻》,点进去是玻尿酸广告,配图却是刘涛——连人脸都对不上号。这种操作好比相亲照用吴彦祖,见面发现是赵本山。


三、自嗨式标题:把受众当傻子哄

案例3:《您早该踏入智能马桶时代》
看到这种标题,我拳头都硬了。去年某卫浴品牌就栽在这招上,评论区清一色"你在教我做事?"

自嗨标题三大特征

  1. 上帝视角:"你必须知道""人人都该买"
  2. 品德绑架:"不转不是中国人"
  3. 虚假紧迫:"错过今天再等十年"

更离谱的是某巧克力广告《只要你喜欢甜食就会爱上》,结局被网友怼:"老子糖尿病咋办?"这一类标题就像公园相亲角的阿姨,逮着人就推销自家闺女。


四、专业名词轰炸型:不说人话最高境界

案例4:《搭载RO膜反渗透技术的净化解方案》
我邻居王阿姨看到这种标题,以为在卖医疗器械。其实就普通净水器,非要整得跟航天科技似的。

行业黑话排雷表

装逼词汇人话翻译
垂直领域化解方案专门做这一个的
赋能行业生态帮人经商
沉浸式体验让你玩得爽

还记得某手机品牌把"自动亮度调节"吹成"AI智慧光感体系",结局被扒出是十年前的老技术。这就好比把蛋炒饭包装成"黄金粒粒香",听着高级,吃着还是那个味儿。


五、标题党之王: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案例5:《勇士1换3!克莱加盟独行》
体育小编用这标题骗点击,实际内容是说球员"可能考虑转会"。这就跟算命先生说"你明年有桃花运"似的,横竖都能圆回来。

标题党经典话术

  1. 震惊体:"惊天秘密""跌破眼镜"
  2. 擦边球:"凌晨三点发生的那些事"
  3. 悬念式:"他居然对丈母娘做这种事..."

最绝的是某篇《夜钓必备!这瓶小药丸让宵不犯困》,前半段讲钓鱼技巧,最后两段硬广安利保健品——受众感觉就像吃鱼吃到钢丝球。


六、地域歧视型:地图炮一响流量万两

案例6:《南方人不懂的暖气片选购南》
结局评论区炸出北方网友:"当我24小时供暖是摆设?"这种标题就像在火锅店喊"吃鸳鸯锅的都是娘炮",纯粹找骂。

地域标签翻车现场

危险标签稳妥表述
"东北人都爱喝酒""严寒地区饮酒留意事项"
"上海人抠门""精明开销的智慧"
"广东人什么都吃""岭南饮食文化探秘"

某家居品牌曾用《北方土老帽装修指南》,直接被骂上热搜,三天掉了五万粉。这就好比在少林寺门口卖梳子,还嘲笑和尚没头发。


小编说点实在的

干了八年文案,最深的体会是:好标题要像秋裤——既要保暖(传递消息)又不能露在外面(刻意炫耀)。上周帮母婴店改了个标题,把《进口纸尿裤限时特惠》改成《夜奶妈妈都偷藏的带娃神》,销售额直接翻倍。

最近发现个怪现象:越是老实的标题,长期转化越好。就像那个卖了三十年的"怕上火喝王老吉",比什么《惊!这饮料能治癌症》靠谱多了。下次拟标题前,不妨先给家里老太太念一遍,假若她能听懂还不骂人,这标题准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