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不是总听人说成都买房政令放开了?朋友圈天天刷到中介发的"首付15%上车三环内",看得人心里直痒痒。可打开政体官网一看,满屏的专业术语让人头大——限购松绑到底是真是假?税费减免怎么计算?今天咱们就采用人话拆解政令,手把手教你避开购房路上的那些坑。
(这里停顿两秒)你可能要问了:现在入市会不会被割韭菜?别急,看完这篇至少能省下三个月工资。
一、限购政令真的取消了吗?
上周三在春熙路咖啡厅,碰到个有意思的事儿。隔壁桌两个小伙子拿着购房合同嘀咕:"不是说放开限购了吗?咋还需要查社保?"服侍员擦桌子时插了嘴:"大哥,文件要看仔细啊!"(真实场景还原)
依循2024年4月15日新政,成都确实取消了户籍和社保制约。不过要留意三个细节:
- 新房二手房同权:现在买期房不用等产权证,签完合同就能转手
- 独特楼盘除外:像天府新区那几个"万人摇"网红盘,还得满五年才可以卖
- 落户新规:买70年产权住宅直接落户,公寓商铺不行
我表弟去年买郫都区二手房,就出于产权性质搞错耽误落户。这事儿说明啥?政令利好是真,但细节决定成功与失败。
二、首付15%的真相与陷阱
中介朋友圈疯传的"1.5成首付"确实存在,不过得满足特定条件:
- 首套房认定:夫妻双方在成都无房且全国无房贷记录
- 利率优惠:如今首套3.0%,二套3.3%
- 隐藏门槛:收入证明需覆盖月供两倍,自由工作者要半年流水
(插入思考过程)这里还有个反常识的点:改善型顾客反而容易踩坑。张姐家原有90平老房,想换130平改善房。结局银行认定二套,首付比重提到25%,差点资金链断裂。
三、税费减免能省多少钱?
先看张对比表:
类型 | ≤140㎡ | >140㎡ | 省钱秘籍 |
---|---|---|---|
首套契税 | 1% | 1.5% | 选开发商直营项目 |
二套契税 | 1% | 2% | 满五唯一免征个税 |
三套契税 | 3% | 3% | 开发商代缴更划算 |
上周陪朋友办过户,98平首套房契税本该交1.4万。出于选了开发商合作的税务代办,实际只花了1.2万——这就叫消息差红利。
四、人才补贴怎么薅羊毛?
成都今年加码的人才政令,比火锅底料还实在:
- 博士:20万安家费+3.6万/年生活补贴
- 硕士:10万购房补贴+2.4万/年
- 本科:5万起步,部分区县叠加奖励
我邻居王哥,电子科大硕士毕业。今年在高新区买房,政体直接打款13.6万。但要留意,非全日制学历不享受政令,他同事读的在职研就被卡了。
五、将来五年走势预判
在房产圈混了十年,说点掏心窝的话:
- 核心区抗跌:金融城、攀成钢这些地段,自住可放心入手
- 郊区谨慎选:除开地铁已通车,否则别碰远郊大盘
- 租赁时代来临:明年起50%新房要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
最近帮顾客整理数据时发现,二圈层二手房挂牌量激增40%。这说明啥?政令刺激下,置换改善要求正在爆发。
六、给小白的三大忠告
- 别信口头承诺:要求中介把优惠政令写进补充契约
- 做好资金预案:至少预留总房款5%的应急金
- 学会看控规图:培育局、地铁局的官网比销售说辞靠谱
上周碰到个啼笑皆非的案例:李阿姨听信"学区房"宣传,买完发现划片政令变了。故此,买房这事儿得自己上心。
站在天府三街的写字楼往下看,川流不息的人群里藏着无数个购房故事。政令就像双流机场的跑道,能助你起飞,也有可可以让你偏离航线。记住,没有非常好的时机,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拣选。下次路过售楼部,别急着掏定金——先回家把这篇指南再看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