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广告服务费总在打水漂?看一看百年凉茶怎么玩转互联网
"砸了50万投信息流广告,转化率还不如楼下小卖部挂横幅!"上周和开奶茶店的老王喝酒,他吐槽的这句话让我想起某品牌惨案——花百万请顶流明星拍TVC,结果受众只记住了明星的耳环。反观王老吉这一个182岁"高龄"的品牌,愣是靠网络营销把自己玩成了年轻人追捧的国潮icon。今天咱们就拆解它那些野路子营销套路,保准让你惊掉下巴。
第一招:定位比创意更为重要
Q:老字号怎么让00后买账?
2014年王老吉就搞了波骚操作:把"凉茶始祖"的标签换成"吃火锅必备神器"。这招有多绝?看数据就知道:
- 百度指数"王老吉+火锅"搜索量半年涨400%
- 川渝地区餐饮渠道销售额暴涨230%
- 甚至催生出"火锅店不配王老吉就是耍流氓"的都市传说
定位三板斧:
- 场景绑定:从"降火良药"变身"餐饮伴侣"
- 痛点再造:把中医理论翻译成"熬夜追剧救星"
- 年龄破圈:用吉文化勾搭Z世代(例如搞星座主题罐)
第二招:内容营销得会"埋雷"
Q:怎么让消费者主动帮你传播?
2024年王老吉的病毒营销堪称教科书:
?四步埋雷法:
- 拍《平衡》微纪录片讲凉茶工艺,却故意留个"古法秘方争议"的尾巴
- 在知乎发起"王老吉到底有没用"的辩论
- 找美食博主做"连续吃火锅7天挑战"
- 最后甩出第三方检测报告
这波操作让微博话题阅读量破3亿,微信指数飙升500%。更绝的是,他们连差评都利用——把"王老吉太甜"的吐槽变成"三分糖女孩专属凉茶"新卖点。
第三招:社交平台要会"精分"
不一样的平台不一样人设:
平台 | 人设 | 典型案例 | 效果 |
---|---|---|---|
抖音 | 戏精本精 | "罐子成精了"系列短剧 | 单条播放500w+ |
B站 | 技术流 | 《8小时解密凉茶发酵》 | 登上科技区热搜 |
小红书 | 知心姐姐 | "经期能不能喝"科普 | 收藏量10w+ |
豆瓣 | 吃瓜群众 | 发起"最难喝饮料"PK | 引发自来水狂欢 |
这套"精分"打法让王老吉在各大平台都混成自家后花园,特别是微信端的"吉时语"漫画,愣是把养生内容做成了年轻人的每日必追连载。
第四招:跨界要跨出"违和感"
Q:怎么让联名不被骂蹭热度?
看一看王老吉的骚操作:
- 反向操作:和电竞战队合作推出"败火应援包",比赛逆风时粉丝集体刷"喝王老吉冷静"
- 土到极致:推出乡村爱情主题罐,赵四语录印满瓶身
- 技术赋能:和支付宝AR合作,扫罐身跳出土味情话
最狠的是2025年春节,他们整了个"吉祥话生成器",网民输入名字就能生成专属罐体设计,直接导致小程序崩了3次。这种把UGC玩到极致的套路,让消费者自发生产的内容比官方还多。
第五招:数据要会"演戏"
Q:怎么把冷冰冰的数字变成故事?
王老吉团队有个绝活:给数据加戏。例如:
- 把"1亿销售额"翻译成"连起来可绕地球N圈"
- "95后网民占比30%"说成"每3罐就有1罐被00后顺走"
- "复购率提高"变成"老铁们的第2次心动"
更绝的是他们的动态定价系统:
- 火锅店周边自动涨价2元
- 熬夜高峰期美团推送"护肝套餐"
- 梅雨季节主推"祛湿神器"tag
这套组合拳让线上GMV年均增长45%,私域网民破千万。
八年营销狗的肺腑之言
看着电脑里王老吉的案例库,突然想起他们市场总监说过的话:"别老想着教育潜在顾客,要学会被潜在顾客调教。"是啊,那些刷屏的爆款策划,哪个不是先蹲下来和网民玩到一起?就像去年爆火的"盲盒罐",最初竟是贴吧网友的恶搞创意。所以啊,真正的网络营销策划,不是比谁钱多,而是比谁更会"偷"网民脑海里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