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新闻稿范文600字

早上7点,钟芷晴准时来到廉江市第五小学的足球场上集合,开始一天的足球训练,心情格外愉快。“足球可以使我快乐,使我健康,可以让我强身健体。”钟芷晴说,从三年级开始,她就进入学校女子足球运动队,稳扎稳打的足球运动让她多次在湛江、廉江足球联赛中夺得多个奖项。

足球是钟芷晴最喜爱的运动,也是廉江市第五小学的特色教育品牌。近年来,廉江市第五小学始终坚持“绿韵同行,快乐成长”的特色教育理念,强化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双减”和“五项”管理的文件精神,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全力打造绿韵特色名校。

素质教育“足下精彩”

教室里,孩子们的座位下时常放着足球,黑板报上讲述着他们和足球的故事;足球办公室内,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比赛奖状、奖杯……廉江市第五小学校园里洋溢着足球元素,学生们在绿茵场上收获了快乐,锻炼了坚强的意志,也绽放了光彩。

作为全国校园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廉江市第五小学重视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分别成立男、女校园足球队,成立绿韵足球社,每天保持早上7点和下午放学两个时间段的训练,每次训练保持一个小时。近年,校女子足球队连续参加湛江市“市长杯”青少年足球联赛,均获得了好名次。

“来,控球,对!好!带一下……”学生们带球、传球、射门等动作一气呵成,足球教练郑振亮则在旁边“呐喊”式指正球员动作。由于疫情的影响,湛江市足球联赛活动被取消,但郑振亮依然每天带学生训练。“足球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广阔的世界。”郑振亮说,通过校园足球达到育人的目的,将那种在训练和比赛中形成的品格融入到学生的言行中,给他们成长和自信。

廉江市第五小学校长黎忠华也是一个足球爱好者,他认为,在校园发展足球运动是一项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运动。“踢足球不只是为了比赛,希望能让学生们增强体质,锻炼毅力,遇到困难挫折不屈不挠,铸造团队精神,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促进全面发展。”

近年来,该校每年都举办“梦想杯”校园班际足球联赛,极大地推动了全校师生健身运动。招聘了4名专业足球教练,大力推广校园足球运动,促进了我们学校教学教育各方面工作的全面提升。全民健身运动使得在校学生近视率大大降低。2020年廉江市体质测试中,该校学生全部达标。

“绿韵课堂”品牌初现

除了绿韵足球社,绿韵文学社、兴趣篮球等18个精品社团建设也初见成效,进一步擦亮了学校的教育品牌,加强体育与美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增加绿韵教育元素,该校给校园里的111棵树都挂上了树牌“身份证”,树牌上的内容有学名、别称、科属、特征、习性。黎忠华表示,这是很好的绿韵教育素材,让学生真正感受绿韵文化的魅力。

“博闻强志,求实创新”“绿色和谐,厚德明理”“创绿韵特色名校,谱现代教育新章”……行走在廉江市第五小校园里,感恩楼、明德楼、科学楼墙上,布置了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楼梯口、阳台边、草坪里富有人文色彩、充满睿智哲理的\'名言、警句和话语十分显眼,绿韵校园文化氛围浓郁。

为了教学高质量发展,该校大力推广“一二三四”教学模式(一中心:是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通过学历案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手段,把学生的传统被动接受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二为主:课堂始终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从而构建“分组合作、目标具体、问题引领”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三阶段: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用功学习。四步骤:即预习与研讨、展示与交流、检测与总结、拓展与延伸),为绿韵课堂注入了新活力,大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举办学历案编写竞赛、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教育教学质量节节攀升,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黎忠华表示,只要坚持不懈地“有意、有机、有情、有序”推进绿韵教育,绿韵教育将成为学生素养提高的催化剂,成为学校发展的新引擎,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

初中新闻稿范文600字

新闻,在我们生活中,俯拾皆是;新闻,是一把把利剑,对时事迎头痛“批”;新闻,让我们接触,接触世界;新闻,在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每一则新闻,代表着这世界的喜、怒、哀、乐,虽然有些字词过于尖酸刻薄,但这都代表着一个立论点,而这些立论点,都透露着一些启示,而启示,因人而异。

最近大自然议题日趋严重,让许多环保人士以声波讨伐那些不人道的基因工程实验,有位欧洲科学家曾言:“我们现在的成就,是踏在无数尸体上的来的!”这句话不假,我们可以拥有现在的生活品质,的确是踏在无数实验品上得来的结果,但是,这些失败的实验品,使大自然原有的居民不断的消失,进而影响这个世界的气候环境,气圈影响生物圈,生物圈影响岩石圈,而岩石圈,再度影响气圈,大自然一切的一切,都环环相扣,紧密而不可分。

牛顿曾这样说过:“我看的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这句换另一层的涵义,我认为可以这样解释:“我饱食衣锦,是因为我站在成堆的尸体上。”虽然这样说,不免些粗俗,但是,对于现在世界处于的环境下,这样的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地铁新闻稿范文600字

在上海,地铁既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也是城市文明的一个窗口。在上海的各大地铁站内,工作人员每天都应对着大量客流工作的同时,也在为更多的.乘客提供服务和热心帮助。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传播着满满的正能量。

2021年8月17日,11点55分左右,15号线锦秋路车站多职能队长(车站)沈凯闻在巡视车站时,发现站台椅子上有一个LV手提包,经询问周边无人认领后,立即在企业平台上建立遗失物品登记,12点03分,服务中心员工告知多职能队长(车站)沈凯闻,有名乘客单女士询问是否有捡到一个LV手提包,多职能队长(车站)沈凯闻立即至现场接待,与单女士本人核对掉落的手提包、颜色、款式以及里面物品一直后,将手提包交还失主单女士,并做好车站遗失物品登记及平台确认工作,乘客单女士对手提包失而复得的心情难以言喻,连连感谢车站员工,并对车站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深表感谢。

站台偶遇“淡定”男孩,细心沟通找寻家长

近日,3号线淞滨路站值班站长王华在车站巡视时,发现一个小男孩孤身一人站在站台上,不哭也不闹,十分淡定,但是他的落单却引起了王华的重视。

“小朋友,你的爸爸妈妈呢?”在站长和警察同志的耐心询问和沟通下,小男孩将事情娓娓道来。

原来小男孩和外婆坐地铁外出,自己一个人蹦蹦跳跳上了站台后,回头一看外婆却并不在身后,于是便有了刚才的一幕。

了解情况后,车站立即广播寻人,但是并没有得到回音。随后,站长又询问男孩家人的联系方式,可是由于小朋友太紧张了,一时也说不清楚。这时,细心的王华发现小男孩手上带着一块可通话的手表,在得到男孩同意后,他通过手表联系上了外婆。

很快,男孩外婆便赶到车站,她激动地表示自己在站外找了很久,焦急万分时接到了车站电话,感谢车站工作人员的热心帮助。

初冬老人忽感不适,车站护送其至目的地

站长,上行站台有一位老年乘客身体不适。

好的,马上来。

刚处理完走失小朋友的事件,对讲机那头又传来呼叫:站务员韩俊杰接车完毕,发现站台靠近车尾处有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先生,看似身体不适。

在与老人交流过程中,地铁工作人员得知老先生本来准备去淞滨路站附近换乘公交车,但在站台上忽感不适。站长王华了解情况后,立即拿来轮椅。由于冬季心血管疾病频发,站长实在放心不下,便安排了一名员工护送其到目的地。

一个车站,一天内两件好人好事,每一个小小的善举传递出上海地铁想乘客所想,急乘客所急的服务理念,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地铁人用自己的细心和耐心,温暖着每一位乘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