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始】

在头条发布软文能通过吗?我亲自试了

你是不是也曾经盯着头条号的后台,手指头悬在“发布”按钮上老半天,心里直打鼓:我这篇软文,发出去了能通过审核吗?会不会被判定违规?甚至……封号?说实话,这问题太现实了,几乎每个想在头条上做点内容的人都会碰到。今天,咱就别猜了,我来给你掰扯掰扯。


头条的审核机制到底是个啥?

首先咱们得明白,头条它不是人,它是一个机器算法系统。你文章一提交,先过机器的第一关。这机器啊,它眼里不揉沙子,专门盯着一些关键词、敏感词、还有疑似广告的表述

比如,你文章里要是一连串出现“最好”、“最便宜”、“全网独家”、“赶紧点击购买”这种词,机器大概率就会给你标个小红旗,觉得你这内容商业意图太明显了。这一关要是过不去,后面就基本没戏了。

但你说,机器就这么绝对吗?哎,也不是。它也在不断学习。有时候它觉得你这文章“疑似广告”,但又不太确定,就会给你打回来,让你修改,或者干脆扔进“人工审核”的池子里,等个真的人来看一眼。所以啊,这里头其实有运气成分,看你碰上哪个审核员,以及他当天的心情咋样……这个具体怎么分配任务的机制,咱外人就真的搞不清了。


那么,核心问题:软文到底能不能发?

能,但绝对不能是“硬”的软文。

这话听着有点绕是吧?我解释一下。头条排斥的不是“软文”这个概念,它排斥的是低质、虚假、夸大、诱导性强的广告内容。如果你的内容,首先能提供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巧妙地、不令人反感地融入了产品信息,通过的几率就大很多。

我自己就试过。写了一篇分析职场沟通技巧的文章,通篇都是干货,只在最后一部分,以一个真实案例的方式,很自然地提到了某个沟通类的APP工具,说这个工具里的某个功能正好能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结果呢?顺利发布,而且推荐量还不错

反过来,我另一篇一开头就猛夸某个产品多神奇,文案特别像电视购物的,得,十分钟就给我拒了。

所以你看,关键不在于“软”还是“硬”,在于你的内容价值够不够硬核


怎么提高通过率?这几招你得会

光说道理没用,得来点实际的。你想让你的软文安然过关,甚至还能蹭到平台的流量,下面这几条你最好记下来:

  • 把广告藏得深一点,再深一点。 别动不动就“震撼上市”、“限时抢购”,把自己当成一个真诚的分享者,而不是一个叫卖的销售。
  • 干货比例必须占大头。 我个人的经验是,整篇文章的90%以上都必须是实打实的干货,比如经验分享、知识科普、深度分析,剩下的10%,才是你轻描淡写、恰到好处的“软植入”。
  • 案例化、故事化是最好的外衣。 就像我上面举的那个例子,把你的产品信息包装成一个真实的故事或者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让读者看完了故事,才恍然发现:“哦,原来这是个广告?” 但即使他发现了,也不会反感,因为他确实得到了前面的价值。
  • 合规意识不能少。 有些领域是红线,比如金融、医疗、保健品。这些领域的软文审核会超级严格,动不动就需要你提供各种资质证明。如果你没有,那我劝你千万别碰,不然就不是通过不通过的问题了,很可能直接封号。

万一被拒了,怎么办?

唉,这事儿也常发生。首先别慌,看看系统给的拒稿理由(虽然有时候那理由也挺模糊的)。

通常来说,问题出在: 1. 标题太夸张,像“震惊!”、“不看后悔一辈子!”这种。 2. 内容里含有联系方式,二维码、微信号、网址链接啥的。 3. 图片上有水印或者联系方式。 4. 涉嫌夸大宣传产品功效。

那就对症下药,该删的删,该改的改。把那些太露骨的词儿都换掉,比如把“最牛逼”改成“挺实用的”,把“赶紧买”改成“不妨试试”。改完了再提交,有时候就能过了。

不过话说回来,也有可能你改了半天,它还是给你拒了,而且理由都一样。这种时候就很磨人了,可能意味着你这篇文章从根上就被判定为“广告”,不如……放弃算了,重新写一篇思路更巧妙的。


最后说点大实话

在头条发软文,就像走钢丝。一边是平台严格的规则,另一边是你自己的推广需求。平衡好了,你能收获流量和转化;平衡不好,账号都可能搭进去。

所以,别总想着钻空子。最保险、最长久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做高质量内容,建立你自己的信任感。当用户因为你的干货而信任你这个人之后,你偶尔推荐个什么东西,他们反而会更愿意接受。这时候,软文就不再是“软文”了,它成了你的“真诚推荐”。

总之吧,“在头条发布软文能通过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在平台手里,其实在你自己手里。你把它做成什么样,它就给你什么样的结果。

【文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