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始】

卖樱桃的公众号软文,这样写才有人看

你是不是也刷到过那种卖樱桃的推文?点进去一看,满屏都是“超大果”、“巨甜”、“爆汁”……看多了吧,就感觉,好像都差不多?甚至有点麻木,心里嘀咕:到底真的假的啊?

说实话,写这种卖货的软文,特别容易写成自嗨型。你自己觉得产品哪儿都好,但读者根本没感觉。今天咱就聊聊,怎么把一篇卖樱桃的公众号文章,写得让人看了就想下单,而不是匆匆划走。


一、开头别硬夸,先戳痛点

上来就别“我们的樱桃产自北纬37°黄金地带”了,没人关心这个。你得先想,读者在看文章的那几秒,最关心什么?

  • “这樱桃甜吗?不会是酸倒牙的吧?”
  • “价格看着不便宜,到底值不值这个价?”
  • “现在买,送到我手里会不会全烂了?”

对吧?你直接把这些疑问句当开头,效果就好多了。比如:“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网上买樱桃,踩雷的几率有多大?’ 说实话,去年我也买过一次,那味道……不提了。但今年,我们找到了这颗‘宝藏’樱桃,彻底把我对‘网购水果’的偏见给掰过来了。”

你看,这就有共鸣了。你先得承认消费者的顾虑,而不是回避它。


二、别光说“甜”,那太虚了

“甜”这个词,已经被用烂了。你得用别人能感知到的方式去说。

自问:怎么证明你的樱桃是真的甜? 自答: 光说不行,得“有图有真相”,甚至“有数据”。

  • 用对比: “它的甜,不是那种齁甜,是带着一点点果酸味儿的清甜,就是小时候吃到的樱桃味。我们测过糖度,稳定在20以上,这是个什么概念?大概就是……比你常喝的可乐还要甜上一点,但因为是天然果糖,吃起来完全没负担。”
  • 讲故事: “基地的老师傅摘的时候都偷偷吃,被我们抓包了还笑呵呵地说:‘没办法,这谁忍得住啊!’”
  • 给承诺: “收到觉得不甜?没关系,我们包赔。有这个底气,是因为我们知道它确实好。”

重点就是:把抽象的“甜”,变成可感知的“体验”和“数据”。


三、颜值即正义,但得拍得接地气

樱桃好看,但你别拍得像商业大片,离生活太远了。要拍出“生活气”。

  • 拍刚洗好的樱桃: 水珠还挂在上面,感觉下一秒就要放进嘴里。
  • 拍放在酸奶碗里、蛋糕上的樱桃: 告诉你这樱桃怎么吃,直接给你消费场景。
  • 甚至拍一张捏爆樱桃的图: 汁水四溅的那种,视觉冲击力直接拉满,证明它果肉饱满、汁水丰富

亮点是:让人感觉这樱桃已经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了,而不只是一个商品。


四、价格怎么说?别怕谈钱

价格敏感是人之常情。你得主动把这个话题挑明了说。

“我知道,看到价格你可能犹豫了。比菜市场的是要贵一些。但这份差价,到底差在哪儿了?”

这时候,你就得把价值摊开来讲:

  • 源头直采: 跳过中间商,我们直接去果园盯着摘的,成本主要花在了品控和物流上,确保你吃到嘴的和我们看到的,是同一个东西。
  • 人工筛选: 每一颗都是人工挑选过的,歪瓜裂枣、个头太小的,在装箱那关就被筛掉了,虽然这导致损耗率很高,但送到你手里的,基本都是“优等生”。
  • 顺丰冷链: 用的是顺丰空运+冷链,虽然运费死贵,但能最大可能保证樱桃的新鲜度。今天下单,明天就到,这速度,樱桃自己都没反应过来呢。

你得让读者觉得,这钱,是花在了刀刃上,是为了保障他自己的体验。


五、临门一脚:催单技巧不能少

文章看到最后,感觉不错,但人还是有惰性,可能想着“晚点再买”。你得推他一把。

  • 强调稀缺性: “樱桃最佳赏味期就这短短两周,果园那边也是限量采摘,一天就发那么几百箱,售完真就得等明年了。”
  • 制造紧迫感: “现在下单,还能赶上明天发货的那一波。晚一点,可能就要排到后天了哦。”
  • 降低决策门槛: “放心买,我们有坏果包赔政策。收到有任何问题,立马找客服,秒赔付,绝不啰嗦。”

好了,零零碎碎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点:别把读者当傻子,把他们当朋友。真诚地分享好东西,清楚地解答他们的顾虑,再用点小技巧促成下单。

写卖樱桃的软文,说到底就是一次沟通。沟通到位了,销量自然就来了。你不妨试试看,下次写的时候,换个思路,效果或许会完全不一样。不过话说回来,具体哪种开头最抓人,可能还得看你的受众群体,这个我也不能一概而论啦。

【文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