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的十大危机公关事件 |公关复盘
品牌与消费者的紧密关系决定了其生存与发展。2022年,不论新旧,品牌都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承受舆论的考验,公关处理能力成为品牌稳定的关键。舆论既是试金石,也是双刃剑,如何有效控制并利用舆论塑造品牌力,成为每个品牌面临的重要课题。
2022年的十大危机公关事件中,李宁因帽子设计风波损失惨重,其公关处理速度和高管言论不慎成为问题。张小泉因拍蒜事件被批教育消费者,显示了品牌态度的重要性。海天的“自残式”公关因添加剂争议而引发质疑,忽视了与消费者沟通的直接性。钟薛高雪糕融化事件暴露了品牌在消费者监督下的不足。蔚来汽车坠车事故的公关处理问题引发了公众对安全的担忧。Dior的文化争议提醒品牌在借鉴文化时要尊重与透明。奥迪的小满节营销文案抄袭事件揭示了版权意识的重要性。而统一、康师傅和五谷渔粉在酸菜问题上的应对,展示了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白象和膜法世家的案例则强调了品牌价值观和创意的边界。Ulike的低俗广告反映了行业监管的缺失。
这些事件给品牌带来的启示包括:保证产品质量,注重供应链管理,尊重消费者,以消费者为中心,积极应对质疑,以及提升行业标准。品牌在危机公关中,快速、透明、负责任的行动是赢得信任的关键。
年终盘点:2022年度十大公关危机事件
时光荏苒,2022年如白驹过隙,悄然落幕。尽管在新冠疫情的挑战下,各大品牌依然顽强对抗,但难免会遇到一些公关危机,导致形象受损。为警醒后来者,我们在此盘点了过去一年中最引人关注的十大公关危机事件,它们犹如年度公关版图中的风暴,值得深入剖析。
1.拼多多“砍一刀”诈骗事件
1月18日,拼多多的“砍一刀”活动因著名公众人物的揭露,暴露了看似免费实则欺诈消费者的问题。拼多多辩称“砍一刀”设计中的小数点后保留数字,被舆论批评为不正当竞争手段,对品牌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
2.星巴克驱赶警察的风波
3月15日,星巴克因驱赶执行任务的警察,触碰了公序良俗底线,其“看人下菜碟”的处理方式让品牌陷入傲慢和道德质疑的漩涡,教训了企业与公众互动的边界。
3.丁香医生被封事件
4月27日,丁香医生因过度宣传和负面站台,被揭露出虚假宣传,其团队接受外资捐款的过往被曝光,导致品牌信誉受损,警示企业需谨防信息的真实性。
4.奥迪小满广告抄袭风波
5月22日,奥迪广告被指控抄袭自媒体作品,引发了广告行业的反思,大规模抄袭不仅损害了品牌形象,也揭示了行业内部对于创新的忽视。
5.东风本田布景争议
5月23日,本田广告涉嫌挪用他人作品,引发了版权定义的重新审视,提醒企业在创意借鉴中务必遵循法律和道德规范。
6.毒教材插图事件
5月26日,教材插图风波揭示了教育领域的问题,教育机构在外包插画时应谨慎对待,以免影响公众对教育的信任。
7.钟薛高雪糕质量危机
7月1日,钟薛高高价雪糕的质量问题使其面临“雪糕刺客”标签,品牌应对危机时的公关策略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8.张小泉厨刀质量争议
7月18日,张小泉品牌经理的不当言论损害了消费者信任,提醒企业在公关危机中需保持专业素养。
9.大窑汽水塑料纸事件
9月28日,大窑汽水包装问题暴露了品牌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教训企业要对服务质量负责,提高危机处理能力。
10.魔兽世界代理权变更
11月20日,网易失去《魔兽世界》代理权,暴露出其运营模式的缺陷,启示企业要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这些事件揭示了2022年公关危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醒我们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如何在危机中保持品牌韧性,学会在舆论风暴中妥善应对,是所有企业值得深思的问题。
公关案例******海天酱油事件
舆情事件:海天酱油添加剂事件
行业:食品
时间:2022.9
【事件回顾】
2022年9月,辛吉飞发布的“合成勾兑酱油”短视频在全网引发关注。视频虽未直接提及品牌,但博主们纷纷加入讨论,甚至有人公开了海天酱油的配料表。海天味业的公关声明后,事件迅速发酵,对食品行业造成冲击,成为年度经典公关案例。
【公关声明】
【行业影响-谈添加剂色变】
海天酱油事件引发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担忧与焦虑,行业内外的讨论聚焦于此。中国调味品协会与食品工业协会试图澄清误会,但“中国调味品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声后,“海克斯科技”、“科技与狠活”、“一勺三花淡奶”等词成为热门话题,加剧了公众对添加剂的恐惧。
短视频的高频传播和情绪渲染,导致行业、品类乃至具体品牌的信任危机,舆论氛围产生负面情绪。
【舆情启示】
随着国人食物消费结构升级与消费方式的转变,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愈发关注。这不仅关乎消费者权益,更是食品行业舆情的焦点。
食品企业应以天然食材为原料,推广绿色生态工艺,打造健康、安全的良心品牌。同时,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增加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正确认知,重建信任。
引申阅读
图源网络,侵权必删
文章同款舆情监测系统免费试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