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应急通信保障方式有哪些
随着互联网和相关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已成为幼儿园管理的重要内容。本预案旨在建立有效的网络信息安全应急体系,确保幼儿园网络安全,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一、指导思想:
本园充分认识到信息安全对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影响深远。因此,本园将信息安全工作视为重中之重,结合实际情况,加强监督与管理,制定本预案,以提高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预防与应对能力。
二、组织机构设置:
1.成立网络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负责监督和执行网络信息安全工作。
2.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网络管理水平,增强教师的网络法律意识、责任感及政治觉悟,形成共同抵制不良信息的氛围。
3.加强网络安全检查,及时修补安全漏洞,确保软件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的更新,提升网络防御能力。
三、审查与发布制度:
园内通讯报道由专人负责,所有发布内容需经园长同意。未经同意发布的不当言论,发布者将承担法律责任。新闻发布系统实施权限管理,确保只有认证人员才能发布信息。
四、安全管理和应急措施:
1.网管员每日进行至少一次的安全检查,确保网络运行安全。
2.过滤非法站点,定期备份重要文件,结合网络备份和光盘刻录备份。
3.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立即停止网络使用,并删除有害信息。
4.网络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迅速组织人员查处违规行为,依法依规处理相关责任人。
当前颁布的幼儿园政策法规有哪些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2001年11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本书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试行版本,其内容有一部分总则;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一健康;二语言;三社会;四科学;五艺术;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四部分教育评价;附录。
2、《幼儿园工作规程》
《幼儿园工作规程》是为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的工作制度。
3、《幼儿园管理条例》
《幼儿园管理条例》是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管理,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制定的法规,1989年8月20日,《幼儿园管理条例》经国务院批准,1989年9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4号发布,自1990年2月1日起施行。
4、《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据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建设部、交通部、文化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现予发布,本办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5、《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于2012年10月9日由教育部正式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幼儿园管理条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幼儿园工作规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22年幼儿园三审三校制度
2022年幼儿园三审三校制度落实了LED屏、宣传专栏、书报杂志、网站、客户端等媒介平台发布信息的全面审核把关,严防出现政治差错和导向问题。
幼儿园三审三校制度的要求:
1、做好导向把关工作。
各幼儿园要进一步规范本单位信息采集、审核、发布、更新机制,做好信息舆论导向,促进新媒体健康发展,刊发信息必须坚持正能量导向,把准方向、把牢导向,严守阵地、严管队伍,确保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
2、规范“三审”流程。
各幼儿园要加强自有新媒体平台信息发布审核把关,严格执行“分级审核、先审后发”程序,落实“三审三校”制。
3、认真执行“三校”。
全部稿件都应由专职校对人员负责校对。校对人员负责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各校次质量监督检查以及对校对质量负责。专业校对不低于三个校次。对于重要信息加入“一诵读”环节,即在“三校三审”的基础上进行全文书面诵读。
“三审”流程:
1、初审,由信息稿件编辑人员负责,主要负责把好稿件的语言文字关,避免出现错字、病句等低级错误。
2、复审,由信息稿件编辑人员科室负责人或指定负责同志负责,主要负责把好新闻事实关,对稿件的发布依据、公文规范、发布价值进行审核,同时注意对字、词、句审核。
3、终审,由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负责或指定分管同志负责,主要负责把好政治导向关,对稿件的政治导向、社会效应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政策法规作出判断,并决定是否上网发布。终审通过后,由编辑人员按规定进行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