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灵魂拷问
你有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

  • 精心写的促销文案,发出去像杳无音信
  • 朋友圈广告刷屏,好友却悄悄屏蔽你
  • 明明商品比对手好,开销者偏偏不买账

上个月,我家楼下烧烤店的老王,就采用1条不到50字的朋友圈,让营业额暴涨40%。你猜他怎么做到的?往下看,我扒光了他的套路给你看。


一、好的文案根本不是“写”出来的

说到营销,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得文笔好”、“要有创意”。但你看老王的朋友圈——
“凌晨2点收摊,发现腌肉盆底结冰渣了,难怪这两天羊肉串更嫩”
没有华丽词藻,却让街坊连吃三天。核心就1条:把生产过程摊开来给人看

去年猪肉涨价时,隔壁火锅店写:“成本上涨,恳请理解”。老王却挂出横幅:
“今日羔羊现宰现场:内蒙古司机迷路迟到3小时,肉到立马穿串不冷冻”
结局当天销售额翻倍,开销者还自发拍视频传播。

记住:

  • 网民不关心你的文采,只关心自己能得到什么
  • 用事实代替形容词(把“新鲜”变成“盆底结冰”)
  • 让开销者自己推导结论(看到冰渣→意识到肉质好)

二、新手最常踩的3个大坑

上个月帮朋友看淘宝店,发现他们犯的错堪称教科书反面案例:

  1. 自嗨式宣传
    → “全网最低价!顶级品质!”(网民OS:每个卖家都这么说)
  2. 消息过载
    → 把20个卖点塞进1张图(网民根本记不住)
  3. 没有行动指令
    → 看完不知道要点哪里下单

对比老王的做法:

  • 每天只强调1个具体优势(今天肉嫩/明天炭火香)
  • 文案必带“动作触发器”
    → “前10桌送秘制酸梅汤”
    → “拍蒜蓉茄子发朋友圈立减5元”

三、照着抄就能用的万能公式

说个真实故事:我表妹开奶茶店时,前三个月亏了8万。后来用这一个模板改菜单,第二个月就开始盈利:

1. 先说人话
原句:“优选新西兰奶源”
撰改:“牛奶是我们老板娘坐高铁去牧场盯着挤的”

2. 制造对比
原价划掉:25元 → 现价18元(不够狠)
改成:“超市买盒牛奶要12块,加我们现煮茶底才18”

3. 埋钩子
结账时多说一句:“明天有新到的茉莉茶底,给您留半糖的?”
结局:30%开销者第二天真的回来


四、让开销者主动找你的绝招

你知道超市货架中间层的商品最好卖吗?老王把这招用到极致:

  • 把“羊肉串3元/串”改成“3串起烤,第4串半价”
  • 酒水单最上方写:“开车来的朋友可以点这一个(0酒精菠萝啤)”
  • 墙上贴满便签:“第38桌客人说:比网红店好吃10倍”(其实是他自己写的)

更绝的是,他搞了个“暗号营销”:
跟熟客悄悄说:“下次来要说'老王头发又少了',送烤土豆片”
现在整条街都知道这一个梗,反而成了品牌记忆点。


本人观点暴击
干了8年营销,我发现90%的新手都搞反了条理——
别总想着“我要卖什么”,而是“开销者现在需要什么”
疫情期间老王在门口支了个摊,喇叭循环播放:
“羊肉串可以打包,炉子热度200℃绝对杀菌”
这句话让他在整条街堂食归零时,还能保住60%收入。

最近他准备搞直播,我给他支了个狠招:
架个手机拍穿串过程,标题写:
“穿1000串手就发抖?不存在的,17年老师傅教你3秒穿5块肉”
你猜这么播一个月,能多吸引多少好奇的吃货?


最后说一句大实话
好营销从来不是玩套路,而是把该做的事说到位
就像老王常提到的:“串儿烤得香才算是根本,文案只是帮香味飘得更远。”
下次写文案前,先到店里听听开销者聊天,比翻10本营销书都有用。

(注:文中老王为化名,但所有案例均来自真实商家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