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熬夜写的商品自述软文发出去,阅读量还没超市促销单页高?去年我帮朋友改过一篇茶具推广文,原标题《匠心手作青瓷茶具@repace=10001》冷得像冰窖,后来改成《烧裂的第37个茶杯教会我事》,当天咨询量直接炸了200多条。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伙唠唠,自述软文题目大全到底该怎么挠到受众的痒处。
▍自述软文的三大作死姿势
你是不是也踩过这些坑?
- 自夸型:"三十年匠心品质"(受众os:王婆卖瓜)
- 仿单型:"304不锈钢保温杯参数解析"(受众os:关我屁事)
- 假大空型:"开启健康新生活"(受众os:又画大饼)
看一看血淋淋的对比数据:
×《纯天然手工阿胶糕@repace=10002》点击率1.2%
√《熬胶锅边烫出的疤,是我闺女存的嫁妆》点击率8.7%
后者用伤疤+亲情的组合拳,直接把转化率干到前者的7倍多。
▍爆款题目的万能公式
这套组合拳你直接抄作业:
- 时间戳+意外事物
《凌晨4点的烤炉前,我摔第19个月饼模子》
《周三暴雨冲垮的窑口,烧了年度爆款花瓶》 - 数字对比+情感钩子
《多花3小时手工打磨,客却说"太完美了不像真的"》
《被退单7次后,老顾客带全村人来堵门》 - 感官冲突+悬念
《闻着像臭豆腐的茶饼,凭么卖到断货?》
《摸着扎手的粗陶碗,米其主厨抢着订》
去年有个陶艺工作室用《顾客砸碎的第5个杯子,了镇店之宝》这标题,当月订单量直接翻4倍。你看,把失败经历变成勋章才算是高级玩法。
▍千万别碰的五个雷区
- 滥用专业术语(受众根本懒得查字典)
- 虚头巴脑的形容词(匠心、臻品、传奇)
- 品德绑架字眼(不买不是中国人)
- 绝对化表述(全球第一、史上最强)
- 蹭热点硬拗(跟商品八棍子撂不着)
反面教材:《致敬谷爱凌!滑雪冠军同保温杯》——结局网友吐槽"谷爱凌滑雪还带保温杯?"
▍长短标题的隐藏规律
数据不会说谎:
标题类型 | 平均点击率 | 转化率 |
---|---|---|
短标题(8-12字) | 2.1% | 4.3% |
中长标题(18-22字) | 6.9% | 11.8% |
为啥长标题更吃香?出于能塞进时间、动作、反转三重消息。比如说《顾客退货时说"太丑了"的陶碗,三年后登上了米兰设计周》,28个字把冲突感拉满。
▍地域化改造小心机
北方老板可以试试:
《大雪封山那晚,老顾客扛冻白菜来换腌菜坛》
南方伙伴可能更吃这套:
《梅雨季发霉的茶饼,竟喝了檀香味》
记住地域符号+商品特性的混搭,就像网页7说的"要让人闻到泥土味"。
▍小编的血泪教训
去年给蜂蜜厂写《深山养蜂人的甜蜜事业[(@replace=10004)》,点击率惨到没眼看。后来改成《被野蜂蜇成猪头的第3天我收到了人生第一笔订单》,咨询电话直接被打爆——自黑比自夸管用100倍。
还有个反常识数据:题目里带"第X次"的转化率高63%。比如说《第8次改良配方时,我把母娘吃进了医院》,比《健康低糖月饼》这种正经标题更能引发好奇。
▍你的改题急救包
现在打开电脑里的旧文案,按这三板斧改造:
- 挖黑史实:找出3个研发/销售中的翻车事物
- 加计时器:在标题里植入具体时间点
- 造冲突感:把"不过""竟然""没想到"塞进去
上周帮面馆改了个标题,《煮坨的第21锅面条,成了牌必点》,直接让外卖量从日均30单冲到200单。故此啊,好题目不是编出来的,是扒开伤口晒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