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你吭哧吭哧写的文章没人看?
我有个朋友小王,上个月给自家烘焙店写公众号推文,熬了三个通宵查资料,结局阅读量才87——明明商品用料实在,为啥没人买账?后来发现他犯了新手典型错误:把商品仿单当软文写。你看,写公众号新闻营销经典案例真不是码字就行,得学会"说人话、讲故事、挠痒痒"。
第一步:找对痒点比找对象还重要
你可能要问了:我又不是受众肚里的蛔虫,怎么知道他们想看啥?其实有个取巧办法:
- 扒拉后台数据:看一看往期哪类文章阅读量高,评论区都在吵啥
- 潜伏网民群:混进目的开销者的微信群,看他们日常吐槽什么
- 逆向思维选题:比如说教健身的账号突然发《千万别去健身房》,反而引发好奇
举一个真实案例:某母婴号发现粉丝总在问"婴儿夜醒怎么办",就做了期《凌晨三点喂奶妈妈生存指》,结局转发量破万。说白了,痛点抓得准,阅读量不用愁。
标题定生死!这5种公式直接套
千万别信"酒味不畏深巷",现在受众刷手机比翻书还快。试试这几个标题模板:
数字对比型:"月薪3000和3万的人,早餐差在哪?"
反常识型:"越贵的面膜越伤脸?"
场景带入型:"领导突然要PPT怎么办?"
悬念勾人型:"同事突然疏远我的真相..."
热点捆绑型:"淄博烧烤爆火的三个冷学识"
记得去年有个培育号用《985学霸都在用的错题本长样》当标题,当天涨粉2000+。不过要提醒:别做标题党,内容跟不上标题会掉粉更快。
正文这么写,受众追着看到底
开头黄金三句话得留住人,给你三个百试不爽的套路:
- 戳现状:"是不是觉得健身房年卡白办了?"
- 讲事故:"上周差点出于PPT被开除..."
- 甩数据:"90%的鬼不觉道手机这一个隐藏功能"
中间内容记住"三明治架构":
- 第一层:讲痛点故事(比如说创业失败经历)
- 第二层:给化解方案(分步骤拆解方法论)
- 第三层:塞商品卖点(自然植入不尴尬)
有个美妆博主这么写卸妆油推文:"烂脸三年试了38款商品,最后锁定这一个成分...",转化率比硬广高5倍。
排版是第二张脸!别糟蹋好内容
见过太多好内容毁在排版上,记住这几个救命细节:
- 字体别小于14px,中老年受众会直接划走
- 行间距1.75倍,密密麻麻的字看着就累
- 重点句加粗标黄,但别超过全文10%
- 3行必分段,手机屏最多显示5行
- 图片穿插原则:600字配1张,横图更吸睛
有个做职场培训的号,把干货文章改成"文字+表情包+流程图"组合,平均阅读时长从1分钟涨到3分钟。
数据不会骗人!这三个指标必看
别光盯着阅读量傻乐,真正值钱的是:
- 完读率>40%算合格(说明内容有吸引力)
- 收藏率>5%能出圈(干货价值体现)
- 分享率>3%有机会爆(社交货币到位)
有个做美食探店的朋友,发现"人均50元"的店比"米其林餐厅"更受欢迎,调整选题方向后粉丝暴涨。记住:数据是撰改方向,不是判决书。
小编的私房话
干了五年新媒介,最深的感悟就两点:别把受众当傻子,别把自己当作家。见过太多人死磕文采,结局受众根本get不到重点。也见过老板非要塞20个购物链接,最后阅读量还没客服电话多。
现在公众号确实不如以前好做,但有一个规律没变过——能化解实际症结的内容永远有商圈。前两天还有个开宠物店的小姐姐,用《养猫三年才知道的省钱秘》这种朴实标题,愣是把推文做成了10万+。故此啊,找准路子坚持优化,小白也能写出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