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 你们有没有发现?朋友圈里那些让人不由得想转发的广告,十有八九都带着华为的logo。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唠唠,华为到底用了啥绝活,能把凉飕飕的技术参数变成全网疯传的爆款故事?就算你是刚入行的广告小白,看完这篇也能立马上手!
第一招:把技术参数泡进生活这碗麻辣烫
华为最绝的就是让科技会喘气儿!你看那个Mate60的广告,手机从高空摔下来居然完好无损,这要搁别的品牌准得配上八股文似的参数表。可人家偏不!直接整了个空中自由落体对比测验,其他手机碎成渣,华为手机稳如老狗。
- 核心公式:技术可视化+生活场景=传播核弹
- 操作手册:
- 找网民最肉疼的场景(比如说手机摔坏)
- 把技术参数翻译成视觉冲击(慢镜头碎屏对比)
- 埋个反常识彩蛋(手机落地还亮着屏)
去年给老家表弟看这一个广告,他当场下单两台,还振振有词:"这手机抗造,适合我这种手滑党!"你看,技术参数会说话,核心得让人看得懂。
第二招:讲故事要像涮火锅,心神不宁才有味
还记得那个刷爆抖音的P30广告不?人家不扯啥像素多高,直接整了出《千万不要采用猫设置手机解密钥》的荒诞剧。
- 剧本架构:
① 主人用猫爪开锁(制造悬念)
② 猫主子天天半夜解锁玩自拍(冲突升级)
③ 最后亮出手机指纹识别技术(意料之外)
这种操作可比干巴巴说"我们指纹识别快0.3秒"带劲多了!数据说话:带剧情的广告转化率比纯技术讲解高5倍。说白了,网民买的不是技术,是技术带来的生活转变。
第三招:让广告像邻居大姐,唠的都是实在嗑
华为最牛的是把广告拍成生活纪录片。去年那个跨年广告,不拍烟花美食,专拍帮人拍照的"器械人"辛酸史。
- 选角秘籍:
传统广告 华为选角 效果对比 西装革履的CEO 眼镜起雾的火锅青年 互动量+300% 测验室白大褂 雪地里摔跟头的拍照小哥 转发量+250%
这招的精髓在用生活细节代替专业术语。就像网页7说的,华为广告总可以在你意想不到的生活场景里,突然给你一记"回忆杀"。
说点同行不敢说的大实话
混了五年广告圈,发现三个行业潜规则:
- 别迷信大数据:去年某品牌按数据做的广告扑街,华为反其道用"反常识"剧情却爆了
- 土味比高大上吃香:Pura系列广告里姚安娜跳机械舞,比请国际超模接地气
- 留白比填满高级:Mate60那个碎屏广告,全程没提"康宁玻璃",但谁都记住了
上周去华强北调研,摊主老李指着柜台里的华为样机说:"这手机广告拍得跟电视剧似的,不看参数都想买!"你看,好广告自己会卖货,根本用不着王婆卖瓜。
新手避坑指南(血泪教训版)
刚入行那会儿我也踩过雷,总结三个救命锦囊:
- 技术翻译器:把"麒麟芯片"写成"手机大脑","鸿蒙体系"说成"会自己升级的智能管家"
- 场景探测器:每天刷2小时抖音,记录点赞过万的民生话题
- 反话正说术:把"续航24小时"改成"忘记带充电宝也不慌的硬核实力"
记住,广告不是仿单,而是生活化解方案。就像华为那个拍星空的广告,谁在乎具体参数?大家记住的是"原来我手机能拍银河"的震撼。
最后唠点干的
上个月参加广告峰会,几个4A大佬都在学华为的"生活流"打法。要我说啊,这年头做广告就得像华为那样——技术要硬核,表达要柔软,故事要上头。下次写文案卡壳时,不妨想一想:假若你家楼下小卖部老板都看不懂,这广告准没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