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同样捐100万,有的公司能上热搜收获千万曝光,有的公司却像往湖里扔颗石子毫无水花。这中间的差距,可能就藏在捐赠软文的编写技巧有什么密钥里。今天咱们不整虚的,直接附上干货,用十多年公司公关阅历告诉你——公司做好事该怎么"说人话"。


一、为何要写捐赠软文?(不只是为了上新闻)

1. 把善举变成"扩音器"
2023年某饮料品牌给山区学校捐图书馆,原本只在小范畴传播。后来他们写了篇《这些书里藏着3000个孩子笑脸》,光抖音就获取150万点赞,连带商品销售额涨了17%。好故事自己会跑。

2. 构建情感连接
当受众看到"xx公司捐赠的净水设备让村民告别黄牙"的细节,比"捐款xx万元"更具有代入感。像星巴克给咖啡农子弟建学校,文案里写"教室墙上挂着咖啡豆标本",刹那拉近间距。

3. 规避宣传雷区
去年有公司出于软文里写"彻底化解贫困症结"被罚20万。捐赠宣传既要真诚又不能踩广告法红线,这一个分寸得拿捏准。


二、好软文的四大核心要素

(1)讲人话的黄金公式

  • 3秒原则:前50字必须出现具体人物(比如说"彝族女孩阿依")
  • 数据可视化:"捐建10所小学"不如"1500套新课桌椅正在打包"
  • 五感描写:"消毒水味道的医务室"比"改善医疗条件"生动10倍

(2)故事比数字重要
有个经典案例:母婴品牌写捐赠奶粉时,用"快递员老张第18次进山送货"的跟拍日记,比罗列捐赠清单有效3倍。记住,大家关心的是"钱变成了什么",不是"钱从哪里来"。

(3)埋设互动钩子
试试这些结尾:

  • "点击查看孩子们用新画笔画的彩虹"
  • "留言区第88楼送捐赠证书同款帆布包"
  • "扫码观看物资发放直播"

(4)合规稳妥线
千万别碰这些词:"根治"、"首选"、"国家级"(违反广告法)。可以说"助力改善",不能说"彻底化解"。


三、手把手写作五步法

第一步:素材采集
别急着动笔!先去仓库拍捐赠物资装箱视频,采访受捐单位负责人,收集现场工作照。某服饰公司曾因拍到受助者试穿捐赠衣物时的笑容特写,软文转发量暴增。

第二步:架构设计
试试这一个爆款架构:

  1. 悬念开头(例:"这批独特物资今晚10点发车")
  2. 痛点呈现(受助者真实困境)
  3. 化解方案(公司捐赠动作)
  4. 现场直击(带时间水印的照片)
  5. 将来展望(可延续计划)

第三步:标题打磨

  • 避雷款:《xx公司捐赠公告》
  • 合格款:《3000套防护服背后的温暖力》
  • 爆款潜质:《深夜11点,我们拦下了开灾区的货车》

第四步:细节植入
把公司元素自然融入:物流公司可以写"全程GPS追踪捐赠物资";食品公司可以写"在救灾包夹带手写祝福卡"。

第五步:渠道适配

  • 公众号:适合长图文+捐赠者采访视频
  • 抖音:用物资运输延时摄影+受助者原声
  • 官网:重点展示捐赠证书和合作机构背书

四、新手常踩的三个坑

1. 自嗨式抒情
"大爱无疆""心系天下"这种空话,不如拍一张受助者数作业本的照片来得实在。

2. 打苦情牌
某公司写"山沟里的孩子饿得啃树皮",结局被扒是十年前的老照片,直接翻车。

3. 忽略后续跟踪
聪明的公司会做系列报导:捐赠时写《出发!》,三个月后写《回访日记》,把一次捐赠变成连续剧。


本人观点

做了十几年公司传播,发现最高明的捐赠软文往往"说三分留七分"。就像老茶客品茶,好味道都在回味里。与其堆砌华丽辞藻,不如老老实实把受助者的转变拍成九宫格。记住,真诚才算是非常好的修辞术——当受捐小学的墙上出现你们公司的logo,那才算是有哪些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