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还在用"新品上市"当标题?难怪阅读量不过百
上个月帮朋友看后台数据,发现同样发美妆商品,她写《春季限定口红上新》阅读量87,竞争对手的《涂这支口红的女生,被男要了三次微信》却破10万+。这差距,全在标题里藏着门道。
新手常踩的三大标题坑:
- 仿单式:直接把商品名当标题,像《XX牌电动牙刷功能解析》
- 自嗨式:堆砌"震撼""颠覆"等虚词,比如说《震惊!这款面膜彻底转变业》
- 假大空式:用《新时代美容革命》这种宏大叙事,和具体商品毫无关联
有个真实案例:某母婴号把《婴儿湿巾选购指南》改成《医院护士长偷偷塞给我的儿清单》,转化率直接翻三倍。
二、好标题的隐藏公式:好奇+痛点+数字
上周围观某学识付费大V的标题库,发现爆款都符合这一个架构:
万能标题模板:
- 疑问钩子:为什么/如何/难道...?
- 《月薪5000怎么在北上广活精致感?》
- 场景痛点:XX人群+具体困境
- 《产后妈妈必看:3招找回甲线不伤身》
- 数字诱惑:奇数/特定数字更抓眼球
- 《被删前速存!小红书7大藏功能》
留意!数字别乱用,《2023年最全攻略》不如《2023年这5个技巧最管用》。
三、热点嫁接术:让标题自带流量
记得疫情刚放开时,有个健身APP蹭热点写《阳康后千万别做这3个动》,阅读量破百万。热点嫁接有注重:
四步蹭热点不翻车:
- 24小时快反:热搜前10话题每天盯
- 角度刁钻:别人写《ChatGPT采用指南》,你写《用ChatGPT写情书被女友识》
- 情绪共鸣:把"李佳琦翻车"事物转为《直播话术的3个致命雷区》
- 稳妥红线:灾难新闻不硬蹭,政令解读要谨慎
有个反例:某培育机构在高考期间推《落榜生的逆袭之路》,被家长投诉到删文。
四、标题测试神器:三秒定律验证法
带过的实习生有个绝招:把标题念给楼下便利店阿姨听,倘使她能复述出核心消息,就算合格。更科学的测试方法有这些:
标题质检清单:
- 地铁场景:拥挤时瞥一眼能否记住核心词
- 消息浓度:是不是包括商品/服侍/利益点
- 情绪触发:能否引发好奇/焦虑/向往等情绪
- 口语化:读起来像朋友聊天而非新闻播报
试下这一个测验:把《智能马桶选购要点》改成《装修师傅绝对不会告诉你的桶秘密》,后者点击率高41%。
五、避坑指南:这些词正在杀死你的标题
最近帮公司做账号诊断,发现很多号还在用这些"毒词":
标题黑名单:
致命词汇 | 替代方案 |
---|---|
隆重推出 | 偷偷告诉你 |
高端大气 | 明星同款 |
火热进行中 | 限时3天 |
全新升级 | 老开销者才知道 |
特别提醒:"免费"这一个词要慎用,容易触发平台限流机制。
小编踩过的血泪教训
做了五年文案,最深的体会是:好标题不是想出来的,是试出来的。去年给美妆品牌写的《涂口红前少做这步=慢性唇》,数据平平;改成《男朋友说我涂口红像吃小,直到遇见它》,当晚就爆了。
现在养成了个怪癖——蹲厕所刷朋友圈时,会默念看到的标题,合格的记进手机,烂标题当场改写。这方法诚然变态,但真的管用。记住,网民手指滑过屏幕的速度比刘翔跨栏还快,你的标题假若不可在0.3秒内钩住他们,再多精彩内容都是白搭。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写标题时,把自己想象成菜场大妈,怎么吆喝能让路过的都不由得瞅一眼?这就是标题创作的实质。